現今資訊流通,通訊亦十分方便,因而出現不少育兒群組,即是大家所稱的「媽媽谷」,讓同期生育的人士互相交流湊小朋友的心得,並分享孩子的發展步伐等。不過,新手媽媽們在谷前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有心理學家提醒,媽媽們在群組內的比較心態,容易讓媽媽們出現焦慮和緊張的情緒。
根據《紐約郵報》報道,美國新澤西一位新手媽媽Mary Graber在女兒出生前加入了一個Facebook的媽媽群組,某一攻她在半夜餵奶時,一邊閱讀群組內的訊息,看到其中一則帖文是有人圍攻一名想抱著孩子睡覺的媽媽,而當她看到這些惡毒的留言後,突然感到想抱著孩子睡覺的自己十分糟糕。
Mary指出,那些批評的留言包括有:「你破壞了她的睡眠習慣」、「你的寶寶永遠都無法學會自己睡在嬰兒床上」、「你會害她沒有你的話永遠不會睡」等等,揭示了媽媽群組內雖然有不同的資訊,但也可能有不少對家長們育兒方式的批判。
對此,紐約心理學家Lesley Koeppel就提醒各位新手家長,盎量不要在網上社群尋求育兒的意見,因為這個行為十分危險,部分女性們充滿敵意,「其實她們就像發問的媽媽一樣缺乏安全感。」
美國佩珀代因大學(Pepperdine University)教授Lauren Amaro進行的一項相關研究顯示,當媽媽們瀏覽群組訊息的時間愈長,她們體內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水平就愈高,「當媽媽不斷對照自己跟其他媽媽的集體想法,而非按照『我覺得這樣對我的孩子最好』的想法時,很難真正成為父母。」
亦有另一位媽媽分享在媽媽群組內的不快經歷,來自佛州的兩孩媽媽Hayleigh DeGiorgio在誕下第一個孩子時,選擇退出了一個媽媽群組,因為當時她詢問了代替母乳的奶粉推薦時,竟遭到群組內的媽媽們猛烈批評攻擊。「我出院後遇到一些問題,不得不使用配方奶,但她們指責我又可悲又懶惰,母乳才是最好的。」當她意識到女性之間互相比較的競爭本性後,便決定脫離這些群組,相信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