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1.9K

暴雨後蚊患升溫 基孔肯雅熱威脅胎兒安全 父母如何築起保護防線?

孕婦若在懷孕中期感染基孔肯雅熱,胎兒可能會夭折或發育異常!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會長關日華醫生的警告,聽到真是一個晴天霹靂!試想想你和另一半正為BB挑選可愛的連身衣,幻想抱住小BB的溫暖一刻,但一隻蚊子竟然可能搶走這份幸福!

香港近期雖僅錄得四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但鄰近廣東佛山已爆發逾8,000宗病例,暑假跨境旅遊多。加上過去兩星期(2025年7月23日至8月6日),香港發出四次黑色暴雨警告、兩次紅色暴雨警告及兩次黃色暴雨警告,降雨導致積水增加,蚊患風險上升。孕媽及新手爸媽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做好以下措施,遠離「蚊」害,讓新生BB在安全環境下成長!

胎兒受感染後  有機會夭折

基孔肯雅熱由白紋伊蚊傳播,這種蚊子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孕婦一旦中招,病毒可能透過胎盤傳染胎兒,尤其在懷孕中期(13至28週),可能導致胎兒夭折、腦部發育異常或新生Bb出現高燒、皮疹及神經系統併發症。關日華醫生指出,若新生BB於出生時因母體病毒量高而感染,症狀尤為嚴重,通常在出生後第四天發病,影響全身器官,包括發燒、出疹、心臟發炎及腦部異常。磁力共振檢查顯示,康復後的嬰兒腦部結構多數存在問題,影響長期健康。

鄰近地區大爆發  輸入風險「中至高」

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數據,截至2025年8月6日,香港錄得四宗輸入個案:一名12歲男童於7月在佛山旅遊時被蚊叮咬,回港後出現發燒及皮疹,確診基孔肯雅熱,現已穩定;另外三宗包括一名79歲女性及一名55歲男性和其10歲兒子,均有佛山或孟加拉旅遊史。雖然本地未有社區大爆發,但跨境人流多,輸入風險被評為「中至高」。

連日暴雨增加蚊患風險

食物環境衞生署2025年7月數據顯示,馬灣蚊患指數達30.4%,屬高危水平;觀塘(安達邨)、油尖旺、屯門等地因人口密集及積水問題,蚊患風險亦高。近期暴雨(四次黑雨、兩次紅雨、兩次黃雨)加劇積水,進一步增加白紋伊蚊滋生,孕婦及新生BB的父母更加要小心。

 

實用防蚊建議

目前無特定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肯雅熱,僅能透過退燒藥、止痛藥及補充體液緩解症狀。因此,爸媽唯有做好防蚊措施!
1/ 選擇適合的防蚊產品

DEET(避蚊胺):消委會研究顯示,DEET對白紋伊蚊的驅蚊效果最佳。孕婦可選用濃度10-30%的產品,保護時間約2至6小時。6個月以下嬰兒不宜使用,12歲以下兒童建議濃度不超過10%,以減少皮膚敏感風險。使用時均勻塗抹於暴露皮膚及衣物,避免接觸眼睛及口腔。若同時使用防曬產品,應先塗防曬乳,待乾燥(約5至10分鐘)後再塗抹DEET。

 

派瑞卡瑞丁(Picaridin):較DEET溫和,適合皮膚敏感的孕婦,驅蚊效果僅次於DEET,保護時間相近。建議選用濃度10-20%的產品,遵循標籤指示使用。若出現皮膚不適,應立即停用並諮詢醫生。

 

家居與外出防蚊措施

家居保護:安裝紗窗,檢查窗戶縫隙,防止蚊子進入。為新生BB選用透氣、網眼細密的蚊帳。開冷氣可降低蚊子活動能力,同時讓孕婦與寶寶更舒適。每星期檢查家中積水黑點(如花盆、冷氣機滴水盤),清空或加蓋,防止白紋伊蚊滋生。

外出防範:白紋伊蚊於清晨及傍晚最活躍,孕婦應避免此時段前往公園或郊區多植物的地方。穿著淺色長袖衫,減少皮膚暴露。若計劃前往廣東,應查閱衞生防護中心旅遊健康資訊,避開佛山順德等高危地區。關日華醫生建議,回港後14天內持續使用驅蚊劑,防止受感染後被蚊叮咬而傳播病毒。

 

基孔肯雅熱雖未在本地爆發,但廣東疫情及跨境旅遊風險提醒大家:防蚊是守護BB的第一步!


相關文章

【計劃懷孕】擴展性遺傳病基因攜帶者篩查 (ECS) 助父母找出隱性遺傳病

Carseat點揀好?嬰幼兒汽車安全座椅 前向定後向、安裝位置都講究!

【跟住小編做媽咪】媽媽袋入邊裝啲咩?BB外出必備物品!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