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看到私家車意外的新聞,個心都「離一離」!而最令我們一班爸媽心碎的,就是見到有小朋友在意外中受傷... 運輸署的數據顯示,近年涉及8歲以下兒童傷亡的私家車交通意外,比例竟然由2021年的43%,飆升到舊年近6成!所以攬住BB、或者求其扣條成人安全帶,是完全不足夠的!為了保障小朋友的安全,要求兒童乘坐私家車時「必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的新法例,2025年11月1日已經正式實施!
運輸署 Agent T
新例懶人包|「魔鬼界線」點計?咩Car Seat先合規格?
今次新例由11月1日起,要求司機必須確保車上的兒童乘客符合以下規定,否則違例司機最高可被判罰款 $2,000!至於這條「界線」究竟點樣計?小編已經為大家拆解好啦:
第一,8歲以下而且身高未滿1.35米的小朋友,無論坐前座定後座,必須使用合規格的「兒童束縛設備」;
第二,8歲或以上或者身高有1.35米的小朋友,只要符合任何一個條件,就可以揀用「兒童束縛設備」或者 扣上「成人安全帶」。
那到底怎麼才算「合規格」的「兒童束縛設備」?運輸署指出這個詞不僅是指傳統的嬰幼兒安全座椅,也包括市面上的便攜式設備,例如兒童增高座位 、穿戴式安全約束背心、或者安全帶調節器。但是無論選擇哪一款,產品上必須有「永久標記」顯示它符合國際標準(例如歐盟的UNECE R44/R129、美國的FMVSS 213等),並且要按小朋友的身高同體重來選擇,這樣才算是「合規格」!
爸媽4大疑惑|趕返學?BB喊?的士豁免?
1. 趕著上學、短程車是否需要使用?
需要!即使只是「5分鐘路程」,只要沒有使用束縛設備,司機就要負責!「趕著上學」也不算是法定的「緊急情況」豁免,豁免只適用於例如「暈倒、急症」等突發醫療情況。
2.乘搭Uber / 乘搭朋友的車該怎麼辦?
法例適用於所有私家車,包括本地私家車、跨境私家車、網約車亦不例外!所以司機有責任拒絕接載沒有按規定坐好的兒童。現在有網約車平台(如Uber)已經推出了「兒童座椅」行程選項(需額外收費),家長召車時可以選用。

3.寶寶全程哭鬧不停,該怎麼辦?
這個絕對是所有家長的Pains Point!法例並無豁免哭鬧這個情況。安全起見,司機應先將車輛停在安全地方,安撫小朋友後再繼續行程。
4.哪些汽車可獲豁免?的士需要嗎?
這個同樣是很多家長的疑問!根據運輸署解釋,今次修例主要針對私家車(因為意外數字佔半數),所以的士、小巴等公共交通工具,目前是可以獲豁免,不受兒童束縛設備規定約束的。
運輸署 Agent T
與其擔心被罰款不如即刻行動!趕快檢查一下自己有否遺漏!比如家中的 Car Seat / Booster 是否仍然適合小朋友現時的身高體重?是否過期?安裝方法是否正確?記住:安全問題沒有妥協餘地! 建立了規矩,BB習慣了便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