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情人之間同床而睡是正常不過之事,但近年越來越多愛侶選擇分開睡,例如已故的英女王和菲臘親王、碧咸和維多利亞、台灣藝人陶晶瑩和李李仁等,可能是同房不同床,又或者索性直接分房睡。有人認為分房睡會傷害感情,是婚姻的「破綻」,會成為對方談離婚的籌碼,但事實是否如此?其實伴侶要不要分床、分房睡,可以從4個考量思考,大家可以和伴侶展開討論,選擇最適合你們感情的相處方式。
日本近7成夫妻分開睡
夫妻分開睡,通常會被認為是感情不睦,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以日本為例,「夫妻別寢」在當地流行已久,日本人把分開睡視為一種體貼彼此的行為,大多數夫妻婚後仍然是習慣一人一床,一來是不希望干擾對方作息和睡眠習慣,可以給予彼此睡前一段平靜的時刻;二來是因為孩子出生後,會與媽媽同床。
2017年一項調查顯示,日本有30.9%的夫妻分床睡、39.1%分房睡,只有29.2%的夫妻同床,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幸福,因為調查結果亦顯示,高達70%的夫婦都對婚姻很滿意,不認為感情出問題。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最新統計亦發現,當地大約有25%的已婚配偶,每個月至少有幾天會和伴侶分開睡,還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偏好自己睡,不喜歡跟對方共享一張床或一個臥房。
除日本、美國外,澳洲睡眠健康基金會2019年的調查亦顯示,有17%的夫妻或同居伴侶選擇自己睡,沒有與伴侶同寢,而且受訪者對自己的感情關係很滿意。其中還有22%的人表示想自己睡,卻不敢開口要求或沒有行動。
《多功能老婆》劇照
伴侶分床睡、分房睡的4個考量
伴侶之間到底要否分床睡、分房睡,可以參考以下4個考量:
1.你們原本有睡眠問題嗎?
耶魯大學醫學院教授Meir Kryger指出,在眾多影響睡眠品質的因素中,睡眠環境的重要性數一數二,當中包括枕邊人是誰,還有你跟對方一起睡眠的質素。Kryger表示,很多人即使是單獨睡也會出現睡眠障礙,例如失眠、夢遊、夜尿症等,若是同睡的的兩個人都有睡眠問題,或者其中一方大聲扯鼻鼾、睡覺時體溫過高、經常改變睡覺姿勢,同床共枕只會令雙方睡眠問題一同加劇,最後兩人都無法睡好。
睡眠不足或睡眠質素太差,會影響記憶力及免疫力,提高心血管疾病、失智症、情緒憂鬱等風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亦發現,睡眠品質低落會令關係中的衝突增加。
2.你們的睡覺習慣差很大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睡眠習慣,例如有些人需要聽音樂入眠、有些人則必須看電視看到睡著;有些人很早睡,有些人很晚睡等,要求對方配合容忍,只會為雙方帶來壓力,竟然如此,不如分開睡。
另外,有些人基於私隱問題,傾向分房或分床。有性別議題的評論家認為,分開睡或是各自擁有一間房,並不代表拉開彼此距離或不親密,而是伴侶都願意尊重雙方應該要有私人空間,是一種良善互動的表現。
3.分開睡能維持感情嗎?
從風水角度來看,夫妻分房會造成感情不睦、聚少離多。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伴侶睡前的時光,對兩人互動相當重要,例如發生衝突、冷戰時,回到同張床上更有機會親密接觸,找到和解的契機,即所謂的「床頭打交床尾和」。
但行為睡眠醫學專家、美國匹茲堡大學神經醫學教授Wendy Troxel指出,目前關於「分睡影響感情」的系統性研究極少,換言之分開睡會影響感情其實很大機會只是大眾的刻板印象,事實上不少曾被輔導的個案人宣稱「分開睡挽救了他們的感情」。
4.分開睡會影響到性生活嗎?
許多人擔心分房或分床睡,性生活頻率會降低,影響伴侶親密度。但根據專家看法,比起同床共寢,是否有經營性生活的意願影響更深。美國性教育工作者協會主席兼治療師Eric Marlowe Garrison主張夫妻分開睡,並指根據其治療經驗,不論是分房還是分床,都只會加深伴侶之間的羈絆,而且分開睡對性生活也有益處。
另一情感教練Lee Wilson亦指出,長期同床的夫妻或伴侶,因為過於習慣容易失去新鮮感,使性生活頻率降低;相反,分開睡能保持戀情初期的溫度,容易令性生活「回春」。
《無法抗拒的他》劇照
除分開睡還有這3個方法
Wendy Troxel認為,分房、分床睡不該被污名化,夫妻睡覺方式本來就無對錯之分,只要能夠維繫感情,雙方又能接受,就是好方法。除了分房、分床,夫妻還可以考慮以下這些方式:
分被睡覺:有些人會選擇同睡一張床,但各自蓋一條被。有高達92%至98%的伴侶睡覺時體溫不同,分開蓋被能有效降低彼此的體溫干擾,改善睡眠品質。
親密儀式:如果夫妻或伴侶之間作息相差很遠,可以在對方入睡前,先到對方床上親密一下,陪伴對方入睡後,再回到自己的房間、床上就寢。
開放溝通:對彼此的關係、性生活問題,保持開放溝通,而不是只依賴睡前時光來修復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