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439

【投資疑難】股價跌代表「抵買」?

「你看看這隻股票又跌啦!咁抵買,是時候撈底啊!」

「『抵買』?什麼為之『抵』呢?」

「跌得多囉......」

「跌幾多為之『多』?」

更多文章:減薪,失業點算好?靠9招理財當自強

以上的對白是否有點似曾相識?在股市下跌時,不少投資者都會想找尋一些已有一定跌幅的股票,趁機會低位入貨。「低買高賣」是投資的基本法則,本身並沒有錯,然而誰人會有投資水晶球,能準確預測股票的升幅及跌幅?

股市的「鐘擺效應」

記得心理學的「鐘擺效應」,它描述人們出現情緒上的高低起伏,後來有人將之套用在股市上,比喻股票的股價及價值關係,意指擺錘擺動的中間點是股票的實際價值(內在價值),鐘擺向左右兩旁的擺動就如投資者在市況下的情緒波動,或會令股價偏離它應有的實際價值。單純以股價作投資決定會有相當的風險:當你以為買入股票後股價會愈升愈有時,它可能已達最高位;即使股價持續下跌,也可能低處未算「底」。

更多文章:【從小學理財】三歲定八十,愈早教子女理財愈好?

股價不是唯一考慮

對於股票投資,不宜單看股價高低來作投資決定, 尤其在股市下跌時,有些股份的估值隨著股價回落,無論是從市盈率、市賬率,還是股息率看來,都會變得很吸引,然而你也要考慮該公司的基本因素、發展方向以及盈利前景。一些具備優質基本因素的公司,例如有良好現金流、穩健資產負債比例或盈利往績等,在經濟下行時的抗逆力亦會較強。投資沒有捷徑,一定要全面分析,充分了解清楚,輕率決定隨時帶來損失。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港股美股配置方案

【理財個案2023】家人留下各類股,怎決定去留?

【家庭理財】家長計劃為小朋友買教育基金 網民:唔知追唔追到通脹?

28歲仔創業失敗望30歲有突破 創業打工一定2選1?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