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到新聞,何文田豪宅「天鑄」其中一個車位以每月9,000元租出,租金媲美一個納米樓,但香港人實在見怪不怪,究竟是甚麼因素造就這個怪現象?投資車位又有甚麼要注意?
猶記得全港最貴價車位,同樣出自「天鑄」這個屋苑,去年8月一個單號車位曾以660萬元易手,價錢拍得住天水圍嘉湖山莊的三房單位。事實上,目前連一般私人屋苑的車位,隨便也要索價200至300萬元,背後與政府政策不無關係。
更多文章:樓花買家會遇到爛尾樓風險嗎?
自從政府於2011年4月限制發水樓後,實用面積有了清晰定義,過往把車場置於基座的蛋糕樓已不復見,因為政府規定地底下的停車場才能全數獲得豁免可建樓面面積,既然地面停車場會蠶食發展商售樓的圖利空間,發展商唯一的選擇就是興建地庫車場,但地庫車場建築成本高企,唯一的結果就是發展商只為符合地契要求而提供最低數量的車位。
另一邊廂,為鼓勵市民使用公共運輸系統,政府又規定鐵路站 500 米半徑範圍內的新住宅項目須將泊車位供應比率調低 15%或 25%,但往往鐵路站附近的項目都是貴價盤,準買家都是財政充裕的一群,有車一族的比率自然較高,溢出的需求就唯有到附近私人屋苑尋求車位。
更多文章:無錢無入息唔係問題!看看居屋申請之謎?
在增加住宅供應的政策主旋律下,政府在造地規劃上自然不會把公共車位放在首位,變相私人車位的供應繼續被壓縮。根據政府統計,在2006年至2018年間,本港私家車數目累計增長了53%,但同期車位數目卻只增加了11%。
雖然傳統智慧告訴我們,當經濟環境不佳時,車位需求就會大減,但在全球量化寬鬆的大環境下,貧富懸殊差距擴大,資產價格同樣被托穩,唯一能靠的,只有政府在公共政策上調節,可惜無論在房屋供應、車位供應上,政府卻一籌莫展。
在失衡的供求下,受苦的只有一眾對私家車有真正需求的港人,尚且不論家有老幼的照顧者,連住在掃管笏等一類公共交通不完善的區份,新建屋苑亦要每6伙爭一車位,亦不難想像為何市區樓一直有價有市。
更多文章:定息按揭試驗計劃啱邊個使?
我們間中都收到不少谷友PM,想知投資車位的注意事項,其實最簡單的法則就是要帶入車主的想法 (懂得駕車的就會明白),如該車位寬闊、位處單邊、接近升降機與停車場出口、天花沒有喉管、車位容許租予屋苑外的車主等,都是決定車位價值的因素,篇幅有限,我們暫不在此述,讀者們可到我們網站裡查找。 如果大家有甚麼想知的議題,都歡迎電郵或PM我們,我們都會盡量解答。
如欲就樓市議題一起交流及互動,歡迎來到「胡・說樓市官方網站」 、Facebook專頁和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