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文章說以往我沒有深入了解永明的港股基金,這陣子我便稍為了解一下。原來永明彩虹香港股票基金在2016年之前的基金經理是首域,而首域的香港增長基金是出名很強的。
永明在2016年把這基金改變為多元管理模式,簡單講即是Fund of funds,永明自己做基金經理來投資於其他基金。據說永明現在投資於三隻港股基金,首域依然是其中一員。
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大家難免會諗,永明能否維持以往的光環?人家畢竟是長勝將軍劉國傑。
我們公平地分析一下。
首先看大家最關心的投資回報,2016年改變模式,那麼看看在2017和2018這兩年的成績吧,大市在這兩年一升一跌,這考驗不簡單。
基金 | 2017年回報 | 2018年回報 |
---|---|---|
盈富基金(連股息) | 40.1% | -11.4% |
首域香港增長基金 | 43.0% | -7.7% |
永明彩虹香港股票基金 | 42.4% | -11.9% |
首域是真正做到赢得多輸得少,但請別忘記買賣這些基金還有認購和贖回等費用成本。永明綜合兩年來計的話比盈富好,而這已經包含了一個多百分比的基金管理費,另外它在2018年其實已經比大部份強積金港股基金達14%的跌幅少。
再看十大持股,永明和首域的其實還很相似,有理由相信首域依然是永明的主要投資。而從比較冷門的維他奶、怡和及牛奶公司的持股量去看,我估計永明的港股基金持倉中有約五成為首域基金。而另一方面看到永明的持有的金融機構佔比甚高,估計其餘部份便是常見的恒指基金。
最後看收費,我沒有找2016年之前永明的管理費,只看現時的收費。基金中的基金,雙重收費是避免不了,即使那些全部投資於盈富的恒指基金其實也是一樣。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比被動型基金高,大家要考慮的是否值得。
提醒多一次,過去的表現已經過去,大家要留意自己的投資,特別是這些收費較高的主動型基金,如果未能表現出比大市優勝,便應及早轉回理論上應和大市同步的指數基金。
後話,把指數基金發揚光大的Vanguard創辦人Jack Bogle先生近日與世長辭,Bogle先生為世界帶來收費低廉的指數基金,造福廣大投資者,我們對他致以最大的敬意及祝福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