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投資者除了需要懂得閱讀財務報表、計算估值等的硬知識外,「了解人的心理如何影響投資行為」也相當重要。
近日翻閱行為金融學專家James Montier的著作《The Little Book of Behavioral Investing - How Not to Be Your Own Worst Enemy》,第15章“You Gotta Know When to Fold Them – When it's Time to Sell an Investment” 「何時應該沽出某項投資?」提到「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十分有趣,值得與網友分享。
簡單來說,「稟賦效應」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件東西之後,他對其價值的評價要較未擁有之前大為增加,並且會開始認為自己擁有的東西的價值較別人擁有的同樣東西更有價值。這個「稟賦效應」理論是由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於1980年提出的,有別於一般傳統經濟學理論。
James Montier列舉兩個日常生活的例子闡述「稟賦效應」。
假設你於幾年前以15美元買入一瓶酒,其後該瓶酒的價格大幅升值,在最近一次拍賣會中以高於150美元售出。你會準備多買一瓶?還是賣出手上的存貨?最多的答案相信是「兩者都不會」-------既不願意以150美元買入,但也不願意以同樣價格賣出!
假設你持有某隻股票的價格於過去三個月下跌了三成。基於「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的心理,你多數會選擇「繼續持有」吧。但假如你的四歲大外甥用你的電腦玩遊戲的時候,不小心錯按了鍵盤,把你持有的該隻股票全數賣出!你會如何補救?你會否即時全數買回你之前極不願意沽出的那隻股票?當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幾乎沒有一位投資者說「想買回該股」!
以上兩個例子非常「抵死」,足以說明投資者往往會犯上「稟賦效應」的毛病。事實上,當投資者擁有某隻股票之後,便會傾向高估它的價值,很多時都會認為自己手上持有的股票價值高於現價,因而未能於適當的時候果斷地做出沽出或減持的決定,結果可能錯失高位獲利的機會或被逼長期持有表現欠佳的「蟹貨」。這種傾向不行動的慣性,也許會影響投資回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