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兒童治療師常會聽到的一句話:"他就是不會跟我說話。"
子女疏遠自己,是一件令父母難受的事,也同時影響著孩子自己。研究說,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穩定中,最重要的指示就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與好勝孩子溝通之法
如果孩子難過的時候,都不會跟父母傾談分憂的話,這個關係的親密度就不足了。
有兩個習慣,是父母和孩子溝通關係的終結者:否定孩子的感覺,以及誤把同情心當同理心。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化解說「不」有妙法
當孩子因為受傷、失望、擔心或者憤怒而感到難受,他們都很需要父母。
父母自然不願意看到孩子傷心,第一個反應,就會叫他們別這樣想,"不要失望" 或者 "不要發脾氣"。這就令孩子對自己的感受,覺得羞恥,難過就加倍。
而知道父母並不理解時,只會令自己感到孤獨。他們認為,原來坦白說出口,會令自己感到更難受。
避免說:
- 別擔心。
- 別這樣想。
- 別失望。
- 不要這樣。
- 不要發脾氣。
- 你太敏感了。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獨生仔女更易變港孩?5招建議讓爸媽放下憂心!
同理心是更好的方法,要確認他們的感受,感覺永遠都不是一件錯事。如何處理感受,才可能造成壞事。
例如說:
- 這件事令你擔憂,我明白的。
- 你很難過,我都會的。
- 你感到失望是正常的事,我在你的年紀時也一樣呢。
- 你很憤怒,我明白的,你絕對有權啊。
- 你將來都會做到的,不過目前還未而已。
- 你發脾氣,一定有原因吧,我想聽聽。
如果父母做到正確的話,孩子會感到有人理解自己,和你有著聯繫,會感到好過些,就會主動要求你幫忙解決問題。
大部份的情況下,同理心就是孩子需要的。知道父母明白,讓他們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