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5.2K

【教育方程式】別否定孩子!親子溝通關鍵在於同理心

這是兒童治療師常會聽到的一句話:"他就是不會跟我說話。"

子女疏遠自己,是一件令父母難受的事,也同時影響著孩子自己。研究說,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穩定中,最重要的指示就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與好勝孩子溝通之法

如果孩子難過的時候,都不會跟父母傾談分憂的話,這個關係的親密度就不足了。

有兩個習慣,是父母和孩子溝通關係的終結者:否定孩子的感覺,以及誤把同情心當同理心。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化解說「不」有妙法

當孩子因為受傷、失望、擔心或者憤怒而感到難受,他們都很需要父母。

父母自然不願意看到孩子傷心,第一個反應,就會叫他們別這樣想,"不要失望" 或者 "不要發脾氣"。這就令孩子對自己的感受,覺得羞恥,難過就加倍。

而知道父母並不理解時,只會令自己感到孤獨。他們認為,原來坦白說出口,會令自己感到更難受。

避免說:


  • 別擔心。

  • 別這樣想。

  • 別失望。

  • 不要這樣。

  • 不要發脾氣。

  • 你太敏感了。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獨生仔女更易變港孩?5招建議讓爸媽放下憂心!

同理心是更好的方法,要確認他們的感受,感覺永遠都不是一件錯事。如何處理感受,才可能造成壞事。

例如說:


  • 這件事令你擔憂,我明白的。

  • 你很難過,我都會的。

  • 你感到失望是正常的事,我在你的年紀時也一樣呢。

  • 你很憤怒,我明白的,你絕對有權啊。

  • 你將來都會做到的,不過目前還未而已。

  • 你發脾氣,一定有原因吧,我想聽聽。


如果父母做到正確的話,孩子會感到有人理解自己,和你有著聯繫,會感到好過些,就會主動要求你幫忙解決問題。

大部份的情況下,同理心就是孩子需要的。知道父母明白,讓他們有安全感。

 


相關文章

女兒美術功課「我的爸爸」變成「畫我的爸爸」網民笑言:要把爸爸當功課交出去了!

5歲兒子「機不離手」通宵打手遊令父母崩潰 專家教3招戒手機癮!

別輕視新年儀式感!與孩子做齊簡單4步迎春 打開幸福之門

【成長學習】自然教育強 孩子感恩濃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