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做錯事時,家長會先如何處理呢?不少家長向心理醫生求助時,都會表示小朋友在學校出現心理或行為上的問題,包括有性格變得孤僻、難以溝通、甚至在學校打交……原來相關的情緒行為均與家長有關。
更多文章:事業家庭兼得!全職媽壓力大 成為社區保姆釋懷更自信
當面對小朋友的不同情況,家長通常都會感到煩躁,甚至會以打罵、怒吼等方式,先發洩情緒,再改正小朋友。不過,專家提醒這些方式不但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更有機會對小朋友造成負面影響。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小朋友在成長階段時有機會變得暴力,出現身心失調,更有機會令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
有父母或會認為,在發生事情後難以控制情緒。然而,臨床心理學家Sam與Sasha則提醒,家長可以用「S.T.O.P.正念育兒步驟」,在打罵前先深呼吸,再感受和覺察自己當刻的情緒。Sam指出,此步驟並不著重於控制情緒,而是更開放地接納自己的情緒,與及身體感受。感覺其實並無分好或壞,並不代表個人出現問題。
更多文章:【育兒貼士】五個方法讓孩子好好與你溝通
S.T.O.P.育兒步驟:
Stop:停頓一下
Take a breath:深呼吸3次,感受每一口吸氣和呼氣
Observe:觀察情緒及身體感受,也許會是難過或憤怒,接受自己當下的感受和情緒,並記住感覺不等如自己
Proceed:繼續做當刻要進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