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爸爸媽媽都覺得跟小朋友談論有關性的話題時會很尷尬,亦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到底可以如何跟不同年齡的小朋友討論「性」?萬一被小朋友撞見爸媽親熱,家長又應該如何回應?美國兩位兒童性教育及心理學界的權威Dr. Justin Richardson和Dr.Mark Schuster在其著作「不怕小孩問: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上提到,家長面對以上種種問題時,都可以按以下方法應對。
心理醫生Q&A
點解喺小朋友嬰幼兒時期開始談論性咁重要?應該講咩?
Dr. Schuster指出,小朋友由嬰兒時候開始就在繪製自己身體的心理地圖。他們會撫摸自己的生殖器,如果父母從不談論這些身體部位,或者只是用可愛的暱稱咯咯地笑,或會形成一種從不討論性行為的不良模式。 因此,他認為當家長教寶寶一些身體部位的名稱時,應教他們生殖器的正確名稱。醫生建議家長從小就應跟小朋友談論性。「教你 1 歲孩子他的陰囊是甚麼,比起跟8歲孩子談論陰囊容易得多。」
如果小朋友喺公共場合玩自己的生殖器,父母應該點做?
Dr. Richardson提醒,爸爸媽媽可以分散小朋友注意力,如果仍是幼兒,父母可以唱一首歌或將她帶走。有時嬰幼兒玩自己的生殖器是因為他們處於一個過度刺激的環境中,他們想讓自己平靜下來。
如果小朋友超過2歲,又會承認撫摸自己的感覺很好,家長不要令小朋友覺得她的生殖器或生殖器快感是不好的,但可嘗試告訴小朋友應該只在私下這樣做。如果小朋友跟其他朋友玩時經常觸摸自己的生殖器官,爸爸媽媽應尋找其壓力跡象。例如留意小朋友是否易怒或者變得孤僻?或許有新的兄弟姐妹或爸媽的婚姻問題讓她擔心?家長有需要與小朋友交談,但如果無法發現壓力來源,請諮詢兒科醫生或心理專家。
幼兒兄弟姊妹可一齊沖涼?
Dr. Schuster指出,幼兒兄弟姊妹一同在浴缸度過有趣時光,通常是件開心事,不會有大問題。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確實會開始覺得一起洗澡不自在。有時候有6歲女童或會突然表示覺得哥哥很討厭,想一個人洗澡;或者當家長發現洗澡時變得過於粗魯或不停地咯咯笑,代表是時候分開洗澡。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小朋友,「現在你已長大,應該可以自己洗澡。」 把一人洗澡變成特權而非懲罰,小朋友就不會覺得自己私隱的渴望是錯誤。
囡囡話同爸爸結婚、仔仔想同媽媽結婚要點回應?
面對子女想跟爸爸媽媽結婚,Dr. Richardson笑言父可以好好享受,皆因當小朋友2 到6歲之間,許多孩子會產生所謂的「戀母情結」,這是對父母的一種吸引。Dr. Richardson補充,小朋友或會被父母任何一方所吸引,但其實與性取向沒有任何關係,爸爸媽媽只要確保自己不需要孩子的崇拜就可以,當這個「情結」慢慢減弱,不要嘗試堅持要求小朋友親吻或擁抱自己。
小朋友見到父母親熱時要如何應對?
Dr. Schuster提醒,爸爸媽媽的即時反應或會影響小朋友會否造成「創傷」。醫生提醒,如果爸媽表現得很害怕,小朋友可能會變得比現在更害怕,甚至可能認為爸爸媽媽在互相傷害。相反,父母可以試著安撫他:「一切都很好,我們只是在做兩個成年人彼此相愛時所做的事情。」然後再給他一點私隱方面的教訓,告訴他,如果他半夜有需要找父母時應該先敲門。
父母應幾時阻止小朋友裸體通處走?父母應該幾時開始遮掩?
Dr. Schuster提到,父母都要以自己舒適和安全的方式撫養孩子,如果小朋友似乎對裸體感到興奮或不安,父母就是時候要遮掩自己的裸體。如果家長覺得在孩子身邊赤裸不安,亦請穿上衣服,否則最終可能會向他們傳達到自己的緊張情緒。Dr. Richardson補充,面對小朋友裸體通處走的處理方法相同,可以規定孩子在臥室和浴室裸體,而到孩子6、7歲時,他們大多數都會感到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