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7

3.2K

【港識教養】生一個定生兩個?專家提醒家長要「自知」和「盡力」

生一個定生兩個?相信是不少爸爸媽媽的矛盾抉擇。有獨生子女的爸爸媽媽或會有罪惡感,擔心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感覺孤單,所以才會決定要生第二胎。有育兒專家提醒家長,在抉擇時要考慮「自知」和「盡力」,了解家庭的狀態和經濟上能否負擔,並在孩子誕生後盡力學習,一同學習創造家庭幸福。專家亦提到,父母雙方要盡力溝通,對第二胎到來時亦有三個主要心態和教養方式要有所調整。

更多文章:新年利是歸家長定小朋友?決定前需要做3件事

第一步:以客觀角度看待獨生或多子家庭的迷思

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指出,有不少爸爸媽媽因罪疚感和長輩的期望而決定生第二胎,未有真正考慮自己的想法,最終令家庭之間爭吵不斷。因此,在考慮「生一個定生兩個」的事情上,應考慮自己的想法,並要以客觀角度看待獨生或多子家庭的迷思。

例如,有人擔心獨生子女會較驕縱,有兄弟姊妹的小朋友則能學習到與同輩互動同分享。事實上,凡事總有兩面,兄弟姊妹間必然會出現衝突,爸爸媽媽就要學習協助為他們調解,但記得不要做「裁判」,而是教導他們在爭執時表達自己的感受。專家亦強調,孩子的多寡並非重點,爸媽營造出的家庭氛圍才是幸福家庭的關鍵。

更多文章:【爸媽學理財】3大重點睇真啲!為子女選校的理財貼士

另一方面,面對獨生子女的教養方式上,父母則要學習不過份保護和寵愛,並拓展獨生子女的同伴經驗,例如與其他小朋友相約外出遊玩,從中學習與人互動合作,從而學會分享、與人相處的小技巧。此外,家長也應學習忍耐,在小朋友面對難題時不要立即幫忙,以免過份保護他們而令他們過於驕縱。

第二步:「自知」和「盡力」

在考慮要否生第二胎時,家長都應以「自知」和「盡力」作為因素。黃倫芬副執行長提到,如果父母已決定要生第二胎,記得要先按家庭狀態和經濟情況來考量,是否能夠負擔和照顧。爸爸媽媽及「大寶」亦要一同學習創造家庭幸福。他又提醒,不少父母會因年紀為由,要求較大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亦要「乖啲」,令哥哥姐姐感到不安全感,更有機會令他們對弟弟妹妹妒忌和仇視。

家長應學會尊重小朋友的意願,詢問小朋友是否願意分享自己的物品,如果年紀較大的小朋友萬般不願意,爸媽不能勉強的同時,要令較小的小朋友明白並非事事都能要求別人讓給自己,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事物的權力。

第三步:爸爸媽媽要調整心態和教養方式

到第二胎的到來前,爸爸媽媽都應先準備和調整心態,才能面對另一階段的種種挑戰。例如,家長應先準備好「親人支援」名單,預先跟家人提出自己或需要獲得家人某些協助,爸爸媽媽亦應在第二胎出生前,討論合作與分工。如果家中的哥哥姐姐已能自理部分生活,可以邀請他們成為父母的小助手,減輕父母照顧上的負擔,並能增加兄弟姊妹之間的連結和感情。

專家特別提醒家長,不要只看到兩個小朋友所造成的負面生活狀態,如果覺得照顧兩位孩子很累時,可先檢視一下自己在對待他們時,有否過高期望和壓力,再適時地給予自己放鬆空間。


相關文章

【爸媽必睇】BB天生對環境敏感、情緒反應大?照顧高需求寶寶的8大要點

【兒童節目】幼童沉迷看《CoComelon》猶如興奮劑會上癮 推薦10個低刺激性節目!

【港識教育】處理孩子不當行為 指令要簡而精

【兒童理財】如何教導孩子善用利是錢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