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會否因弟弟、妹妹可優先選擇玩具而大發雷霆?他們會否因要提早十五分鐘關電視而哭鬧不休?當孩子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鬧脾氣時,不少家長都恨不得能鑽進他們的小腦袋中看看到底發生何事。
彼思動畫今年的暑期大作《玩轉腦朋友》帶觀眾走進孩子大腦,探討情緒和記憶在他們成長中扮演的角色。
故事講述人類的腦袋住著五位「腦朋友」——阿樂、阿愁、阿燥、阿憎和阿驚,他們掌管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指揮日常生活。主角韋莉是個開朗活潑的小女孩,但一次遷居後生活突變,令大腦總指揮「阿樂」和腦朋友「阿愁」意外漂流到腦海世界。阿樂離去令韋莉情性情大變,小許不如意亦令她感到難過非常(例如︰因為選拔賽遇挫折,便輕言放棄已練習多年的冰上曲棍球)。
電影中,韋莉的父母為女兒擔憂不已令很多家長身同感受。現實世界中孩子雖無「腦朋友」幫助,但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服務主任黃美欣指出,家長亦能協助孩子渡過「情緒暴風」。
黃美欣認為家長應體諒孩子人生經驗淺、心智發展未成熟,在他們眼中,小事往往已經是他們的整個世界。要讓孩子減少執著、活得快樂,家長可引導孩子關注更有意義的事,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沙利文博士(Dr. Martin E Seligman)提出活出有意義的人生能使人獲得最有價值和最深層的快樂。例如︰做義工和探訪有需要的人士都可讓孩子學習同理心。常言道「助人為快樂之本」,當孩子敏銳於別人的需要,懂得將心比已,會主動關懷及幫助他人時,便能放眼大世界、心胸更廣闊。
培養孩子感恩的心亦有助他們成為快樂的人。黃美欣建議家長可與孩子多發掘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情︰大至獲獎、小至於繁忙時間能順利乘搭巴士,當孩子學懂為小事感恩,便會明白自己並非理所當然能擁有一切,從而由經常計較得失小事,漸漸變得會珍惜所有。若家長能教導孩子把這些感恩的心付諸行動便更為理想,例如︰鼓勵他們讚美和感謝身邊的家人、老師、同學及鄰居,為他們送上自製小禮物或心意卡。這除了讓孩子學懂感恩外,更有助他們學習社交技巧及建立人際關係。
文章提供: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