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BB,在公在私上我已停飛(本來懷孕前已買好了機票去北海道,但擱置了)。1st trimester身體上種種不適當然以為旅行無望。怎料15周後身體好多了,我的日本旅行蟲又蠢蠢欲動。
可能真的想到傻傻地,我竟然發夢去日本旅遊,去了一個地方叫荒川。天!睡醒google一下荒川是真有此地在東京!不過計算過機程,去福岡會比較好一點,反正去年聖誕我們還沒有把全個九州玩完。在多番明示暗示老公我好想去日本後,加上說明是沒有什麼行程的旅行,終於拿到approval!
孕婦去旅遊的注意事頂
我知道孕婦在去日本玩有好多東西也是不能碰,例如吃魚生,浸溫泉,但又有何問題呢?雖然我浸不了溫泉,老公都可以開心一下 (旅行對審計界的朋友是減壓良藥)。所以除了出入福岡,我都book了兩晚溫泉,還要當中一晚是在黑川的日本秘湯協會的旅館!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個日本控,其實懷孕都可以在日本盡興!不過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買機票和出發前問清楚醫生狀況,醫生在我訂機票時有說過我胎盤較低(也有可能是因未過20周),而我們臨出發前我們再去醫生檢查確認是適合飛行。醫生還跟我們說要去旅行最好是trimester 2 的18 -25周,只要是機程不長和不是寨卡病毒地區,和當地衛生和醫療設備先進即可。(太好了! 得到醫生的加持,還可以用來說服家人。你懂的!)
(2) 購買懷孕旅遊保:要注意,香港市面上的旅遊保都是不包括因受保者是孕婦而在旅遊時因意外產生的醫療費用賠償,所以大家出發前要看一下合符自己旅途需要的旅遊保。今次我便購買了一家American Express (Chubb)的旅遊保。除了一般旅遊保包的個人財物和醫療,也有一項是「與懷孕相關的醫療費用」。6天日本的行程保費是大約HK$350,不過有回贈一張HK$50超市coupon。
(3) 帶備醫懷孕証明(醫生信):大多數airline都是在孕婦28周以後才需要在check in櫃台前出示醫生發出的懷孕証明(有預產期的醫生信),有備無患,尤其身處在外,即使未夠28周的還是帶備此信。另外,大多航空公司對懷孕乘客的登機指引是單胎未滿 36 週或多胎未滿 32 週(注:請查閱閣下所預訂的航空公司的懷孕旅客指引)。
(4) 酒店要近車站,總之不要令孕婦勞累為大前提。今次旅行,我們預訂了離博多車站一分鐘路程的酒店,每當我在逛AMU或阪急後感疲倦,我便會回酒店休息。(也是好機會讓老公待在酒店午睡,自己去shopping。)
(5) 飲食方面,我有預先跟溫泉旅館溝通有懷孕為由的飲食限制 (不能進食生肉和魚生),所以我和老公的一泊兩食會有點不一樣,但也滿足!順帶一提,日本有不同牛奶消毒的方法,在大路地方如超市、便利店找到的牌子是OK (阿蘇小國是130度殺菌),但一些小眾農場賣的(通常是以玻璃瓶盛載)便要小心了,因為其採用的消毒方法是以不破壞牛奶味道為原則,所以它們是有機會是以低溫65度殺菌30秒。(注:李斯特菌可生長的溫度範圍在3~45℃之間,特別是在冷藏溫度4~10℃仍可繁殖) 總之,不肯定的不吃就好了,或給老公吃......
(6) 至於浸溫泉呢,其實我是有限度地浸(只浸腳)。第一因為高溫/熱力對胎兒可能會造成腦部或脊柱產生缺陷,所以準媽媽是不應該在40度以上的熱水中待太久。第二是衛生問題,如水質不潔,有機會令準媽媽引起陰道感染。第三是安全問題,溫泉設施是否通風和會否過度濕滑。所以,我們預訂的溫泉旅館是設有私人風呂,那麼老公便可以陪我浸大小腿了,也能舒緩一下腳部因體種增加的壓力。
(7) 最後,就是先準備一下如遇到突發身體問題的所需資訊,如在酒店就近是否有能英語服務的醫院,或把孕婦的醫療狀況先簡單的翻譯成當地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