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但在現代社會已經有所改變。隨著投身職場的媽媽越來越多,男性在育兒過程中的參與度就相對越來越高。最近有科學家們發現,在父親和寶寶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的大腦會發生微妙的變化,讓他們更貼近母親的角色。
這份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觀察了16名擁有大學或以上程度的專業人士的新任爸爸。方法是利用核磁共振,分別在孩子出生後二至四周時進行第一次大腦掃描,及在二至三個月後再一次進行掃描,比較不同時期的數據差異。
到第二次掃描時,他們大腦內紋狀體有所擴大,而這些區域在對孩子需求的反應以及與他們建立情感聯繫的過程中十分重要。此外,負責複雜決策的相關區域有所改變。這可能說明他們初為人父,將大腦資源更多的轉移到與照顧嬰兒直接相關的區域。
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初為人父的爸爸與寶寶之間的互動和情感聯繫是他們父子情的基礎,這對後代的認知和社會聯繫有著重大的影響。這些結果讓我們更清楚認識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腦區域。
同時亦證明了照顧初生嬰兒的父親也能像母親一樣負起育兒責任,令到他們的大腦加強與情感聯繫、感知嬰兒的需求。
與女性不同,男性大腦中與決策、記憶等相關的區域,在迎接小生命之後,其活性有所降低。科學家們表示,這些研究結果可以推斷出,在父親與新生兒早期建立情感聯繫的過程中,大腦的哪些區域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對幼兒成長有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