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兩小子一直說想去沖繩外島宿營,機會來了,一位我認識的沖繩英文老師正要舉辦一個兩日一夜的外島英語營,希望鼓勵這兒的日本小孩多在生活上運用英語。兩小子知道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後,興奮極了,我們亦非常樂意讓他們參加。身邊的人都以為我們讓他們參加這個外島英語營是因為可以讓他們多一點機會學習英文。事實上,我有很不一樣的想法,我讓他們去,是為了創造機會給兩人學習做財政預算和管理金錢的。
更多文章:踏上Youtuber名成利就之路?創富就是鼓勵孩子創作?
更多文章:球場上保持良好品格,全靠這個方法!
出發前,我給了他們每人3000日圓,告訴他們須自己付來回船票,每人710日圓。其餘的他們可以用來買午餐,零食和手信。弟弟靈機一觸,問我:「如果我付完船票,午餐和零食錢後,不買手信,然後有餘錢,交回給爸爸還是怎樣?」我早早便預計了他們會這樣問,所以便說:「餘下的錢,可以全部歸你擁有!」兩兄弟瞪大眼睛說:「這麼好!」弟弟說:「那麼,我不買午餐,不吃零食,不買手信了。」注重健康的媽媽立刻說:「零食和手信可以不買,但乖仔,午餐一定要吃啊!」哥哥聽了後,便開始細心計算自己在這兩日一夜裏將會花多少錢。
更多文章:讓孩子發展多元財商
哥哥一邊計數,一邊說:「 船票710日圓,午餐通常600日圓左右,零食和手信我預計花690日圓。710加600加690,合共二千日圓。三千日圓減去二千日圓,我會剩下一千日圓啊!」哥哥這樣做,已經是兒童初級版的財務預算,因為他已經在運用常識預計各個要花錢的項目,然後把它們加起來,看看總開支是多少。雖然我沒有提醒他們要避免超支,但哥哥在做預算時,已經以「有盈餘」作為大原則。原因是什麼,很簡單,既然「餘下的錢全部歸兩兄弟」,這便會潛意識變了他們的motivation,兩兄弟一定會因為想得到更多餘錢而推動他們不亂花錢。
說教式地跟孩子們說不要亂花錢已不合時宜,轉一個方式,換一個場景,孩子卻會自動自覺不亂花錢,還自己精打細算地做好財政預算,管理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