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561

不要讓自己在壓力下做投資決定

很多時候,投資者在極度壓力的情況下,情緒必然會受到影響,較難維持理性及利用邏輯思考去分析,因此容易做出不理智或錯誤的投資決定。

那麽,如何避免在壓力下做投資決定?我歸納為以下幾點:

首先,最重要的是根據個人的風險胃納(Risk Appetite)做好合適的資產配置,配置股票比重時,不要超過自己能夠承受的數量。這一點我常常提及,網友不妨參考我的新書《資產配置 逆向思維》,在此不贅。

其次是當沒有找到好的投資機會時,寧願持有適量現金,不要胡亂買入股票。

第三,用短期內都不會動用的資金或閒錢買股票,也避免使用過量槓桿,以防股市逆轉,被證券行或金融機構追「孖展」,承受強逼性沽售或「斬倉」的風險和壓力。

相關文章︰投資如何做到「低風險、高回報」?

第四,不要孤注一擲,太過集中買入單一股票或板塊,以防看錯。單一股票或板塊不宜佔整個股票投資組合過大的比重,應該選擇不同類型的股票,分散風險。

第五,不熟不買,向能力圈以外的股票說「不」。倘若投資者買入不熟悉的股票,完全不了解公司的內在價值,萬一買入後股價下跌,賬面出現虧損,便很容易產生恐懼,害怕股價會持續下跌,跌至無底深潭。沒有價值作為參考,便不知股票是否昂貴或便宜,也就不知應否減持或止蝕,變得非常糾結。

第六,當股票市場過熱的時候,應該有紀律地減持部分股票。投資者宜認清自己持股到底是屬於質素一般的「煙頭股」,還是優質股,因為兩者的沽出策略有點不同。假如投資者在股價遠低於內在價值時買入「煙頭股」,當股價回歸或接近內在價值時,便要考慮沽出,因為股價隨時會掉頭回落。假如投資者以合理或低於內在價值時買入優質股,當股價上升至只是稍為高於內在價值,大可不必沽出,因為優質股的內在價值會隨著時間而遞增,除非股價的升幅遠超其內在價值,估值非常昂貴,或者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才考慮減持。

相關文章︰防禦型投資者選股

最後,不要刻意跟別人比較回報率,以免產生無形的心理壓力。當投資者看著別人短炒熱門股而獲取高回報,便很容易抵受不注誘惑,加入炒賣的行列。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投資美股港股想3年擁$100萬

【理財個案2023】34歲辭工出去闖?

【理財個案2023】股票組合大重組

【理財個案2023】以租養租 3年買多層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