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24.5K

【親子急急問】婦科手術和剖腹產後的「黏連」可預防嗎?

剖腹生產或進行婦科手術後感到腹痛,可能是腹腔或盆腔出現了「黏連」。研究指出,6成至9成曾接受婦科手術的患者會出現黏連。婦產科專科麥浩樑醫生表示:「雖然大部分出現黏連的個案沒有明顯症狀,但有4成患者因而不孕,亦會增加將來進行手術的難度及併發症的風險。」現時暫未有藥物能預防或治療黏連,但可在手術中使用防黏連隔膜,將腹膜與手術傷口分隔,預防黏連發生。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嬰幼兒肺炎球菌感染高危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保安全

黏連是婦科手術及剖腹生產的常見現象,患者的腹盆腔因手術造成了創傷,並產生發炎反應。而在癒合的過程中,傷口便會與附近組織形成不正常的纖維黏連。麥醫生解釋:「黏連一般在手術後數小時開始產生,並在術後第5至6天完全形成。除了剖腹生產外,黏連亦常見於治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及輸卵管積水等疾病的婦科手術。」

黏連可致不孕 增加手術併發症

大部分黏連個案都沒有症狀,不過有些嚴重者可引致腸阻塞、慢性骨盆腔疼痛,甚至因輸卵管被黏著,令卵子無法受精,引致不孕。另外,這亦會增加將來做手術的難度及併發症,如令腸道受傷及出血等,手術及康復的時間亦隨之變長。如果手術期間出現併發症,可能令患者無法再接受腹腔鏡手術,需改為開刀手術。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塞奶痛過生仔?催乳專家教你疏通乳腺四步曲

麥醫生指出:「黏連是可以預防的,但建議在首次手術時做好預防工夫。否則,當慢性骨盆腔疼痛或不孕問題已出現時,醫生要先以手術將黏連位置分開,但每次將其分開,都會增加下一次黏連的風險。」要預防黏連,最重要的是手術技術,例如過程中避免過多使用電刀,或觸碰器官時要放輕一點,而術中止血也非常重要。

防黏連隔膜有效預防黏連 減少併發症

患者可考慮在手術中使用防黏連隔膜,在子宮傷口位置放置防黏連隔膜可以減少黏連相關併發症,有研究指出,在切除子宮肌瘤手術中使用隔膜可減少近4成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在腸手術中更可減少併發症約47%。麥醫生解釋:「一般會在手術完成及完全止血後,將防黏連隔膜放在傷口上,從而有效防止黏連形成。約7天它便會被身體吸收,自然排出體外。」

若進行剖腹生產的女士有意生第二胎,應在首次剖腹生產的手術使用防黏連隔膜,以減低二胎的不孕風險,並可減低生第二胎時出現黏連及併發症的風險。即使沒有再生育的計劃,使用隔膜亦能減少她們將來接受其他婦科手術的複雜程度及併發症。

Baby Kingdom 全新環節:「親子急急問」每個星期都會請來專家,解答爸媽最切身的疑難!


相關文章

奶奶責怪新抱不讓孫女趴睡「害她臉大」 醫生直斥無根據:無論如何都不要趴睡!

【營養師話你知】孕婦吃卵磷脂的3大好處!對BB都好有益?

【遺愛人間】無腦症女嬰僅活74分鐘捐出肝腎 成最年輕器官捐贈者

【多孩家庭】婚後生9孩 年輕人妻盼湊齊12生肖B:不想浪費老公基因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