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可算是人類感官經驗中最普遍和最強烈的。
人的自然本性能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甚至味覺,去獲取性所帶來的快感。有說人類最大的性器官並非生殖器官,而是我們的大腦。亦有說人的每一吋皮膚都能夠經驗性。
夫婦間的性生活能否獲得滿足,本身是很主觀的感受,沒有客觀的對與錯,也不是能單憑性行為的次數作量度。正如有人喜歡果中之王榴槤,覺得它的口感一流,味道豐富,一試難忘;有的人卻視它為異物,單看外表就心生懼怕,生人勿近。
當然不是要所有人都需要喜歡榴槤,因為榴槤品質也有高低,並且除了榴槤之外也並非沒有其他生果可供選擇,加上榴槤本身不是適合每個人的體質,所以好吃的也不一定要多吃才好。
更多文章:【夫妻之道】我有責任滿足他的性需要嗎?
更多文章:【相處學問】夫妻性生活失調 誘發婚姻關係疑惑:究竟他愛唔愛我?
性是夫婦間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途徑,透過魚水之歡,創造獨特和專屬的親密經驗。當然,建立親密關係仍然有很多種方式,正如愛的表達也可以千變萬化,性絶對不是唯一的選擇。
然而,在鼓勵持守忠誠的婚姻制度中,性是夫婦間一種獨有的交流。社會能容許在婚外尋找品味榴槤的知音人,卻不會鼓勵在婚外尋找其他性關係,因為這是違反了婚姻核心價值。在婚外尋求性,會被視為不忠,縱使背後有什麼理由,都逃不開道德上的讉責。因此婚姻中的性生活就是一個有關忠誠和親密的重要課題。
問題是,兩夫婦對性的看法和態度可以是南轅北轍。若把性比喻為榴槤,有的人喜歡得不得了,有的人卻全無感覺,甚至聞到榴槤的味道就會反胃。這樣的話,怎樣叫夫婦一同享受呢?
丈夫喜歡榴槤,希望與太太分享。買了最靚的貓山王,誠意邀請太太一同品嚐。太太鼓起勇氣,咬了一口,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以是口味不對,雖然沒有即時吐出來,但也未能如丈夫一樣樂在其中,只好倉促吞進肚內,匆匆完事便算有交代。丈夫看在眼內,試多一兩次,反應依舊也不再勉強太太了。雖然太太不致於當面拒絶,但也不會主動提出自找煩惱吧。
日子久了,為免太太聞到味道,丈夫選擇獨自品嚐,還要偷偷摸摸。太太反建議提議食蘋果,指正氣健康又有益,丈夫沒有拒絶,也願意配合,只是榴槤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並非是一個日本富士蘋果可以取代。
以上的情況在婚姻生活中其實相當普遍。丈夫當然可以為了愛太太,而不再食榴槤,免得太太難受。太太也可以為了愛,嘗試吃多一點,擴濶自己的可能性,陪伴丈夫。夫婦相處,就是彼此包容與遷就。但在表達愛的同時,不代表就要否定內在的需要和喜好。所以,真正的關鍵其實不在榴槤,而是夫婦兩人在處理彼此的差異時,能使關係變得更親密,還是更疏離。
透過溝通,夫婦之間能否說出對榴槤的看法和感受?在品嚐榴槤的過程中,彼此感受到的是尊重、包容、關懷,還是拒絶、厭惡、冷漠?
兩人可以一同品嚐榴槤之色香味,滿足片刻的口腹之慾,固然美好。在感官與慾望的刺激過後,到底為婚姻關係中留下了什麼東西,才是夫婦親密旅程的終點站。
撰文:明愛賽馬會婚姻培育計劃 – 親密頻道 東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