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3

3.8K

同理心、責任感、生命教育……養寵物對孩子益處多

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面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David Beckham既是名人又是好爸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都有「小毛孩」(意指寵物)!

367EFC6100000578-0-In_another_of_the_four_newly_released_images_a_barefoot_Prince_G-a-2_1469179735008

佐治小王子與王室小狗Lupo從小一起長大 。

mark-zuckerberg-priscilla-chan-max-beast_650x400_71482319842

面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的愛女一出生就有Beast 的陪伴。

Coco-Beckham1

David Beckham的孩子們也要照顧Coco。

我其實是那種一想到養寵物就會頭痛的媽媽。

餵食、清潔排泄物、帶散步、看醫生、打預防針什麼的一大堆,到最終還要面對寵物離世的離愁別緒。我這個人怕麻煩,對養寵物的態度一直都是「耍手擰頭」。

但最近,我開始重新考量,當然不是想仿效明星啦,而是因為我發現小兒女跟鄰家的新成員 ── 一只約瑟爹利小狗Colby,建立了一種微妙而純真的感情。

Colby每次看見我們回家都會雀躍得好像上了鏈一樣蹦蹦跳跳,我家妹妹特別喜歡牠,幾天沒見就會很掛念,三歲小人兒會說:「我好掛住Colby,Colby都好掛住我,佢掛住我會喊。」仿似真的是好朋友。

20171121_102745

妹妹主動向鄰居提議帶Colby去散步,一隻小小狗讓我們跟鄰居的關係也拉近了。

在美國,10個小孩中,有4個出生於已養寵物的家庭;大概90%的小孩在童年裡有過跟寵物一起居住的經驗。的確,寵物對於美國人已是生活一部分,街上隨處都可見遛狗的人,一般餐廳跟店鋪都准許寵物內進,市中心有專為狗狗而設的公園和沙灘,連教堂也會特別舉行為寵物祝聖的儀式。

美國普杜大學(Purdue University) 兒童發展及家庭研究教授Gail Melson 做過研究,花了十年追蹤,找出養寵物對孩童成長的影響,有關研究紀錄於她的著作 Why the Wild Things Are一書裡。Melson教授發現,跟動物常有接觸的兒童,在許多方面的發展更勝沒養寵物的小孩,例如對生物科學的認識比較廣,同理心也比較強。舉例:有養寵物的幼稚園生能準確地回答魚類有沒有心臟,動物寶寶會不會跟人一樣隨年歲長大等常識問題;年紀稍大一點的小學生則認為人類與寵物的感情是非常堅固的,有的說:「儘管你和寵物之間有時會生彼此的氣,但大家永遠都是好朋友」。

20171202_132506#1

有研究說過,狗狗的智商可達三歲小孩的程度,很聰明的!

美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有文章討論過寵物對孩子的益處,包括:

• 寵物能增加孩子溝通情感的渠道,小孩子對小動物的信任有時候比身邊的人更大,他們有時候會跟寵物說心底話,這有助兒童抒發情緒;
• 寵物為孩子提供學習機會,例如生命、繁殖、疾病、健康飲食、提防意外等等跟人類生活很相似的課題;
• 養寵物教導孩子建立責任感,孩子要學會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照顧者;
• 幫助孩子與自然生命增加一份親切的聯繫,教導孩子尊重生命。

當然,決定養寵物之前,父母也必須衡量孩子是否能夠持之以恆照顧寵物,否則責任始終落回家長身上。而且,心理學家們也指出,有暴力傾向的兒童或青少年絕不適合養寵物,這類孩童首先要處理好本身的情緒問題,否則只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在寵物身上。

好,又說回我這個怕麻煩的媽媽,暫時只能接受養魚。兄妹倆如獲至寶似的,爭著餵魚,沒多久,兩條魚打架,其中一條被欺凌,被另一條追著啄。哥哥竟想到把頑皮的那條魚time out,要把牠撈出來放進另一個碗水裡懲罰,等一段時間才讓牠回到魚缸裡,完全是仿效學校老師的方法,整件事很可愛又童真!

(有video,是哥哥很雀躍告訴爸爸他觀察到魚的鰓!)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親子活動】「童心同行送平安」親子月捐計劃 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從小培養孩子善心!

【兒童情緒】小朋友留意蔡天鳳案感焦慮不安 專家建議3招安撫情緒

【兒童衛生】2歲男童眼睛藏6條寄生蟲 醫生指疑摸貓狗後無洗手揉眼引致

【爸媽必讀】不能忽視的4大關鍵!從日常培育孩子責任感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