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二時,你的嬰兒不適,不斷在哭。你睡眼惺忪地拿起藥水,矇矓加匆忙地給孩子餵藥。
你確定… 你有給他正確的份量嗎?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就算在監督下,超過八成的家長在給孩子吃藥水時,都往往在份量上犯了錯。
參加研究的有2,110名父母,大部份人都最少犯上一個劑量上的錯誤-而當時是在研究人員的眼前。
專家說:"我們對這麼多父母犯錯,感到很意外。也許,父母在家的話,會犯上更多的錯誤。"
實驗的目的,是希望找出藥物標籤,以及服藥用具,如口服針筒和量杯,有沒有一些缺陷。
大部份的錯誤 (68%),都關於量度過多的藥物。而使用口服針筒比較用量杯,犯錯的機會較低。
家長被要求在參閱藥物包裝標籤後,量度藥水共九次,過程有研究人員監督。
份量有三種:2.5毫升、5毫升和7.5毫升,也有三種量器可用:2毫升及5毫升的口服針筒,以及購買藥水附送的量杯。
九次的測試中,有83%的父母都犯上最少一個錯誤,比正確份量多了或少了20%。
約兩成人犯上很嚴重的錯誤,量出兩倍或以上的要求份量。
專家解釋:"小量杯的問題是:就算你犯了一個小錯誤,其實都比較在針筒上,多出了更多份量。"
另外,有時候,這些量杯的大小,可以是建議份量的兩倍。
服藥過量的情況有多嚴重?根據2002至2012年的數據,每8分鐘,就有一名6歲以下的孩子,出現醫院外犯下的藥物錯誤,每年平均就有63,358名兒童。而到醫院急症室求診的12歲以下孩子,藥物有關的情況中,一成是由於人為錯誤。
專家建議,除非絕對肯定份量正確,否則家長應該徵詢醫生的意見。另外,不妨使用口服針筒,會較量杯較可靠。
Source: Majority of parents give their children the wrong dose of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