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30

5.7K

幼兒「割包皮」? 莫羊群心態


【香港消息】近年,兒童在公立醫院輪候「割包皮」的數量不斷增加,某家公立醫院每周均接獲15-20宗新症,估計一年大約共有約一千宗「割包皮」的轉介新症個案。小兒外科醫生梁偉業指出,轉介新症個案中,只有一成真正需要施行手術,顯示普遍家長誤解「割包皮」之需要,他更坦言部份家長受親朋戚友影響。

 

所謂「割包皮」是指將包在陰莖頭四周過緊外皮,用外科手術割去,使龜頭顯露出來,這項手術正式醫學名稱「包皮環割手術」(Circumcision)。至於是否要割包皮,由醫生診斷後才可決定,到一般家庭醫生或政府門診接受檢查均可,而專科醫生則更專業。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便指出,男孩於4至5歲時,包皮與龜頭會漸漸分開,但包皮能翻起的確實年歲則因人而異。包皮的長度也因人而異,有些人會有包皮過長或過緊的情況,若一直都不可翻起而未能清潔,便最好去醫生處作檢查。

 

那應當在甚麼情況下,才需考慮割包皮?若家長發現幼兒包皮過緊,開口比龜頭為小,甚至用手幫助也不能翻起包皮讓龜頭外露,便應考慮進行手術。因包皮過緊會令清洗包皮內的包皮垢有困難,容易導致發炎。

 

資料來源: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水果真是健康首選? 果汁暗藏危機:解鎖守護兒童大腦健康

潮濕浴室成蟲患溫床 8歲女童中招 連續嘔活蟲1個多月

1類BB高危!麻疹來襲,爸媽如何保護幼兒免受麻疹威脅?

荔枝美味暗藏危機?6歲女童空腹食荔枝險釀大禍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