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息】偶會聽到老人家說:「而家細路好遲先識講嘢。」最近有研究指, 幼兒的說話能力會影響他成長後控制脾氣的方式。愈早懂說話, 愈少哭鬧, 長大後會較少發脾氣。
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兒童發展期刊>, 發現兩歲已懂用說話表達自己的幼兒, 到了四歲時比說話能力稍遜的同齡兒童, 遇上沮喪情況時較少憤怒。研究跟進了120名18個月大的幼兒直至4歲, 研究對象會定期接受語言能力和應付沮喪事情能力測試。其中一個測試是要幼兒等8分鐘, 待媽媽完成工作才可拆開禮物。
專家發現語言在兩方面幫助幼兒駕馭脾氣:
1) 語言技巧發展良好, 讓幼兒在按捺不住時可以向父母求助。例如: 問媽媽工作完了嗎?
2) 在開始鬱躁時用說話分散注意力。例如: 數數字渡過等待時間。
負責研究的心理學教授指, 良好的語言能力令幼兒可以說出需要和感受, 而非單以情緒表達, 亦可以幫助他們用想像力處理按捺的心情。
Angry-la-baby扭計可能是「有口難言」之故, 早點開始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能力, 他便不需用哭鬧來表達自己了。
圖片來源:http://mylightweightstrollers.com/the-importance-of-baby-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