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息】現時社會經常以「虎媽」、「直升機父母」標籤嚴厲管教子女的港媽,卻從沒正視現代母親面對的苦處──外在沉重壓力(包括:負面標籤、教育制度及社會期望)。一眾港媽為追趕社會預定目標而疲於奔命,只為子女美好前程著想。最近一項名為「現代媽媽教養子女方法」之調查,展現港媽不為人知一面。有資深社工指出港媽需減壓,建議培養個人興趣,享受生活樂趣。
少說道理多溝通
該項調查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合作進行,調查發現現代媽媽對孩子傾向多關愛,以管教、關愛並重,反映並非所有現代媽媽都是「虎媽」。而且,現代媽媽愛講道理,亦常用用言語/行動去表達愛及積極聆聽。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督導主任李雯珊指出經常講道理容易趨向說教,因這屬單向溝通,說理同時多與子女有情感交流,讓孩子感到被重視及關愛。
調查反映港媽處透過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去明白、了解孩子的脾性、需要、發展階段、能力等,嘗試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及處理教養問題,從實戰中學習及應用。
持開放態度解難
另一方面,研究指出港媽處理教養問題的開放態度及以多渠道的問題解決方法,如近六成會與丈夫商量、三成七會閱讀有關書籍或雜誌或報章和找老師商量,兩成多也會找親友及專業人士協助等。
除教養子女外,現代媽媽自覺需建立一個全人發展的自我,無論個人自我發展,以至與配偶的關係,以及處理家庭及生活上的解難等也需平衡兼顧。
多子女較常體罰
報告指出育有越多子女媽媽,親子關係及教養方法評分越低,較常懲罰,甚至體罰孩子。據調查報告,這可能由於她們育有越多子女,需承擔管教壓力及時間拉扯也越大,為要處理多個子女的教養,所以偏向採取即時、快捷的管教方法。研究組相信育有越多子女的媽媽,越需要更多社區支援,如託管、功課輔導、親職管教課程及輔導。
教科書厚如字典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學系主任曾潔雯教授憶述兒子初中時,需學習英國文學,教科書如字典般厚重,且其兒子有特殊學習需要,使得學習之情況份外艱辛。她形容該教科書之艱澀「足以扼殺任何學習英語之興趣」,課程過份艱深與兒子溫書甚感壓力,台下頓時響起了無數家長的燦爛掌聲。她分享家長自我情緒管理十分重要,她個人的精神支柱是基督信仰。
培養興趣好減壓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督導主任李雯珊指出港媽面對很多外在壓力,包括來自社會的負面標籤、教育制度及社會期望等,因此港媽宜先好好照顧自己,並好好管理情緒及分配時間,充分利社會資源以減輕重擔,包括課餘託管服務、功課輔導等。並為個人預留私人時間,建立興趣享受閒暇,從而使得心寧更健康,更有力去照顧家庭及孩子。
※讀者欲進一步了解研究調查,可瀏覽:
http://www.ywca.org.hk/news.aspx?id=e2baae76-7961-4af1-9532-84a0261ab6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