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小食,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進食水果,原因是水果帶有天然甜味,加上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種類的款式,不用怕吃得悶呢!事實上,讓小朋友嘗試更多不同種類的水果,除了令小朋友減少偏食機會外,也可讓小朋友攝取到不同水果的營養。
說起水果,始終建議大家選擇新鮮的,原因是新鮮水果所保留的營養素會最全面。舉例來說,新鮮水果如士多啤梨、藍莓、橙都含有膳食纖維及維他命C。維他命C除了能增強免疫力外,更能促進鐵質的吸收,可預防感冒和缺鐵性貧血。
此外,水果的果皮也富含抗氧化物和膳食纖維,家長可盡可能不去皮,只需清洗乾淨,切好放進食物盒內即可。有皮水果如蘋果、梨子、提子等。
然而,豐富營養卻只適用於新鮮水果,而非罐頭水果。原因是罐頭水果經糖水浸泡含有大量糖分,小朋友不宜多吃。至於近年十分流行的風乾水果雖相對朱古力或糖果好,但一些水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B雜、維他命C和鉀質有機會在風乾過程中大量流失,只剩少量的維他命和膳食纖維,終究不及新鮮水果般有營養。
除此之外,風乾水果經脫水後體積縮小,飽肚感亦會因而下降,家長給小朋友吃風乾水果時要注意份量,以免讓小朋友吃過量因而吸收大量糖分。根據衞生署指引,中小學生每次宜進食半碗新鮮水果塊或脫水水果片,提子乾宜1湯匙,杏脯則4塊已足夠。
希望接連兩星期的分析可以幫助到各位選擇合適的健康小食給孩子吧!
instagram: @nutritionist_k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