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9歲孩子使用 iPad 時,意外地看到一些色情資訊,媽媽 Caroline 還記得如何嘗試冷靜處理。
當時,她小心翼翼地,沒有大叫起來,也沒有馬上把 iPad 搶回手上。
而事實上,兒子對眼前看到的,也同樣嚇倒了。
Caroline 一早明白到,這類意外發現總會出現,早晚也要和兒子開始這樣的一個對話,只希望不要這麼早吧。
"我要跟兒子解釋,為什麼有人會分享這些東西,想他多了解私隱及網上分享的事。"
這一關渡過了,而現在兒子已經11歲了,看著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手機,他也要求有一部智能電話。
據2014年加拿大的資料,四分一的9歲孩子已經擁有自己的手機。
專家說:"每一次你更換手機,很多時就自然地把舊的送給子女。"
"當你給孩子一部手機,就相當於打開了一道門,讓他們到一個無盡的世界去。你可以設定他們去看 YouTube Kids,不過待孩子長大後,就會自己發掘其他事了。"
事實是,孩子都不用做什麼,通過廣告或者建議影片等,就可能看到不應該看的東西。
還有其他關注,例如陌生人網上詐騙或者網上欺凌。現實上,家長都教導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談話,但這在網上是輕而易舉的事。
另外,有專家就提到,過度使用手機,會影響孩子生理、發展及社交健康,包括久坐不動、較低的認知能力及社交隔離。
專家建議,可以預先制定計劃,孩子可以每天花多少時間上網,有助避免焦慮、罪疚感及風險。舉例說,睡房、車上及飯桌前,都不可以使用電子產品;而使用時,父母最好都在場。
不妨考慮 4-M 策略:減少電子器材使用時間 (minimize screen time)、降低網上風險 (mitigate online risks)、緊記使用時間 (be mindful of screen time),以及以身作則,示範良好使用習慣 (model good screen time behaviour as adults),例如吃飯時放下手機。
Source: The technology trap: Should you give your kid a smart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