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息】有營養學專家指出「溝」兩隻或以上品牌的奶粉,有可能令到奶變得過稀或過稠,有很大可能影響BB營養攝取。衛生署便有建議家長每餐應以同一牌子配方奶粉餵哺孩子。還有,家長最好不要自行替BB轉換奶粉,所有不同牌子的的奶粉一般有不同沖調方法,應按個別BB的情況和需要由醫護人員建議使用。
轉奶粉宜循步漸進
基本上,轉換奶粉的過程並沒有硬性規定,只要視乎個別BB接受新口味的程度來調節。因個別奶粉有不同味道,有些孩子可能需要多些時間來適應。家長可循步漸進,慢慢增加新奶粉餐數。可嘗試在首數天,每天轉換一餐新奶粉,並觀察幼兒是否有出現敏感、異常嘔奶或其他不適,然後逐漸增加新奶粉的餐數直至把舊奶粉完全取代。
輕微便秘常見情況
另外,父母別因一些幼兒常見的情況,如:輕微便秘等而轉換奶粉,因現時並沒有足夠證據充分支持轉換奶粉或可改善這種情況。如家長懷疑子女身體不適,最妥當的方法便是病向淺中醫,應及早求診。
再者,衛生署指出家長替孩子轉用其他配方奶粉時,可能會發現孩子的大便次數、質地及顏色有所改變,這是因為不同牌子的奶粉的添加成分(例如鐵質、益生素等)會略有不同,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家長無須過份擔心或再轉換其他牌子配方奶粉。
六個月大不需轉奶
曾聽過一些母親指出BB六個月大便須轉用「高蛋白較大嬰兒配方」奶粉,吸收更多營養以維持成長所需元素。其實,現時根本沒有科學或醫學理據支持以上的說法,所以用母乳或「配方奶粉」餵哺BB的母親不需多此一舉。
很多「成長配方」奶粉為了能達致母乳的好處,總會標榜含有模仿母乳成份的各種「營養」添加劑。然而,添加劑多從牛奶或用其他化學方法提煉,其成分和吸收與母乳有很大差別。這些營養素都可在母乳或多樣化的均衡飲食中充分攝取營養,無須靠人工添加,而過多的人工添加劑亦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