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是在同一個肚出來,吃一樣喝一樣,照顧一樣,但兩兄弟的性格可以差天共地,這大概只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爸媽才會體會到的事情!
害羞小男孩
我家兩兄弟相差只有一歲多,現在慢慢長大,越來越發現兩兄弟無論在性格、飲食、口味、興趣上都非常不同。
六歲多的哥哥開始到了會「害羞」的年紀,尤其是對著陌生人,慢慢長大的他開始多了一份矜持,相比起還有點懵懂的弟弟,仍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有一天,哥哥有事情要問爸爸。「阿媽我不敢問呢,我害羞……」那害羞兩個字還是用國語念出來。弟弟聽到就充滿義氣的衝過來:「問爸爸都害羞?!要問什麼我來幫你去問!來!」然後就一手拉著哥哥就往樓下衝,多帥多有義氣的弟弟。
天不怕地不怕的弟弟和行事謹慎的哥哥,也是出於同一個肚子,只好驚嘆神做人之奇妙!
奇妙的DNA
其實兩兄弟一個像爸爸一個像媽媽,這應該是很多爸媽也會體會到的情況,我家的哥哥從頭到腳就根本像爸爸的翻版,弟弟的壞脾氣和吃東西的口味就最像媽媽。哥哥最愛也擅長跑來跑去的運動,弟弟卻愛安安靜靜專心的畫畫剪紙,父母遺傳DNA這回事真的很奇妙,難怪常常說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鏡子,有時候在怪責孩子發脾氣的樣子,就有種在罵自己的感覺!
從前沒當爸媽之前,都不覺得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兄弟手足,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就是在同一個家庭內兩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所以連父母教養的方式可能也要因應不同的孩子而有所調整,這就更令我們感受到,在學校讓孩子接受教育時,學校和老師更需要了解每個孩子的特質和個性,因材施教,在教育那份彈性是有多麼的重要。
當初就是看到香港很多學校仍是傾向於填鴨式教育,老師希望孩子做一個乖乖聽話的好學生,不需要特別優秀突出的,只要是聽話聽教的便是好學生,但是我們不需要罐頭孩子,在香港老師也真的太忙碌,要兼顧很多教學以外的工作、開會、活動、比賽等,最後都不知還剩下多少精神和時間去真正教導孩子,師生比例太高,令很多老師根本無辦法去照顧有特別需要的孩子。
做老師的工作真不簡單,要做一個稱職的老師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百個孩子有一百種性格和需要,確是令我們覺得,為人父母的,確是種一輩子也修練不完的造詣呢。
做父母是種一輩子也學不完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