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無試過以下嘅對話?
媽媽:「小明,食快尐啦~尐飯凍哂啦!」 → 小明:「我已經好快啦,再快尐啃死我啦!」
媽媽:「小明,你咳成咁,快尐飲多尐水啦!」→小明:「你唔好煩啦!」
媽媽:「小明,快尐做功課啦~成日喺度拖拖拖,日日都做到咁夜!」→小明:「我唔識做呀嘛!你又唔做?」
每次聽到孩子的回應,都會無名火起,又不是沒有教導,不知為何小朋友就是要用這麼沒禮貌的方式回應,究竟是自己教得不夠好?還是哪裏出問題了?
小米認為,一般來說,孩子會頂嘴,主要會是以下原因:
- 感到沮喪
- 想逃避
- 覺得你講嘅嘢傷害到佢
- 想要自己可以決定更多嘅嘢
- 佢覺得佢已經表達咗,但你仲講/問
- 為咗睇下你咩反應
- 引你注意
原來以上任何一個原因,都指向小朋友頂嘴都是情緒上感到有壓力,說明頂嘴並不是壞行為,而是正在表達他們情感上的需要,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以頂嘴回應頂嘴,甚至責罰,無疑是雪上加霜,令孩子覺得無助,形成更大壓力,然後為了加大力度表達需要,便更大力地頂回來,跟住大家就開始無限「頂」。
另外,有些父母會以「忽略」應付小朋友的頂嘴,認為小孩子發現這招沒有用,就不會再用,似乎很合理,其實很奇怪,當你有壓力時,你希望別人忽略還是陪伴呢?
如果我們可以靜下來,想一想小朋友頂回來的那句說話背後的原因,或者我們可以更好地處理我們的親子關係。
下一次,小米將會跟大家討論一下孩子們頂回來的那句說話背後的究竟是甚麼意思,以及如何有效處理孩孩子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