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2.6K

【浸信會天虹小學陳奕鑫主任】家長都是專家?

近日筆者收到不少朋友的whatsapp,內容大多是小朋友家課的訂正問題,圖文並茂,說老師批改得如何如何,又說老師太執着,差少許都要訂正,認為老師太苛刻,想問我的看法和建議。有些Whatsapp的內容大概是講述家長覺得學校怎麼,又認為功課應該怎樣,甚至探討學校不同範疇的政策,為此種種提供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身為教師的我,閱後當然一笑置之,沒有任何回應。需知道一所學校所訂立的政策,大多都會經過行政人員的深思熟慮,經過年歷的改良,經過不同持分者所反映的意見而出爐的。以偏概全的看法對學校不太公平。

分享一下我聽過的真實事例,或者可以解答得到以上的問題。

小朋友身體不適要看醫生,父母帶了小朋友看症被問診時,父母總會主動說出小朋友的病徵如何如何,若與醫生診症後的結果不一樣時,這類父母總會扮起專家來,與醫生討論,甚至教醫生需要開甚麼的藥。如此一來,其實父母直接到藥房配藥便能解決問題,為何要帶小朋友去看症?

律師朋友告之,有一次為一位未成年的孩子「打官司」,與父母和孩子會面時,那類專家父母總愛指導律師應該到法庭如何「打官司」…….如此一來,其實父母可以直接向法庭申請為自己子女的辯護,為何要請律師?

究竟我們想解決問題或是想自我感覺良好呢?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是你找這位醫生來診症,是你主動找這位律師來幫你。若你不信任他們,你為何仍找他們幫忙?同樣地,是你替子女選擇這所學校上學(被迫派位到校的另算),若你不信任老師,為何不選擇轉校?放到網絡平台或者社交群組作展示是為了公審?為了得到網路的不具名人士支援?或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

其實這數年間,香港這個地方仿佛忘記了甚麼叫做信任和甚麼是包容。家長們請好好的學會放手,放過自己,放膽讓孩子去學習吧!錯了不重要,從小到大我們都挫敗過不少,起身再來過,從不埋怨,孩子才會學會如何去經歷學習和面對自己的問題。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有片】家長帶小朋友亂過馬路險釀禍 網民:其實後面有過路位

【育兒成長】小三女作文:媽媽長相很可怕 媽媽崩潰要求重作惹笑網民

女兒因瀏海太長被幼稚園老師擅自剪短 家長:一點都不尊重!

家長投訴巴士USB充電插頭會電親小朋友 新巴城巴咁解釋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