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9

2.1K

【孕婦健康】研究顯示妊娠高血壓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4個因素增加罹患風險

面對新生命來臨當然會感到喜悅,但為期40週的懷孕過程,對於準媽媽而言,卻是一段漫長又艱辛的旅程,懷孕後更可能要面對很多健康風險。外國最新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未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逾6成,當中患妊娠毒血症的女性患病時間會更早。

妊娠高血壓產婦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逾6成

近年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懷孕是對心臟的一種壓力測試,揭示了女性在分娩後數年就已經存在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傾向。根據《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本月發佈的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患有高血壓的女性在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63%。

研究人員之一的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婦女健康科副流行病學家Jennifer Stuart表示,這是近年出現的一種懷孕風險,通常在分娩後數十年內發生,「我試圖找出可以降低有關風險的方法,但不幸的是,一旦出現有關風險就無法擺脫,猶如一些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一樣。」

研究又發現,患有妊娠毒血症(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和蛋白尿)的女性在第一次分娩後約10年就會出現這種風險,與懷孕期間血壓正常的女性相比,妊娠毒血症患者更容易患上冠心病。而對於只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風險會在第一次分娩的30年後出現,而且更容易中風。

Stuart表示,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知道妊娠高血壓女性有較高風險是否因為懷孕期間受到某種損害,但很多研究人員相信這只是揭示了產婦本身已經存在的健康問題。她又指,即使研究人員調整了構成風險的因素,例如在懷孕前有心臟病家族史或BMI屬於超重或肥胖類別,這些風險仍然存在,情況令人驚訝。

4個因素增加罹患風險

研究結果是基於護士健康研究II(Nurses’ Health Study II)中超過60,000名女性的數據,這些女性被跟踪了近 30年。研究人員分析了她們的懷孕史、心血管健康史、BMI和其他健康記錄。當中大約10%的參與者在第一次懷孕時患有妊娠高血壓或妊娠毒血症。

研究人員發現,患有這些疾病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64%,而當中最明顯的4個因素分別是:分娩後患上慢性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和體重增加。

資助研究的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的其中一名研究人員Victoria Pemberton表示,這項研究提醒產婦和醫生,在女性生產後解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有多麼重要,如肥胖和高血壓。醫生應詢問女性妊娠併發症的病史,例如是否曾患有妊娠高血壓或妊娠毒血症,並且應該告知經歷過這些併發症的患者,他們未來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

有份撰寫研究評論的醫生建議曾患有妊娠併發症的婦女,最好在產後12週到醫院進行覆診。Stuart亦提醒,女性想降低有關風險,平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十分重要,如規律運動及進食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等。

資料來源:TODAY


相關文章

【懷孕必讀】踢走孕期不適!龍B媽媽必懂的飲食法

為何這3大體質難成孕?中醫媽媽分享自身成孕小秘訣

醫院撈亂病人身份 孕婦產檢變刮宮 驚醒後失4個月大胎兒

做輔助生育治療加中醫調理真係有幫助嗎?中醫:懷孕機率較只接受西藥組別高70%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