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朋友的成長階段,不時都會以疊字說話。家長千萬別要只是以為很可愛,因為這些或會是發展遲緩或認知障礙的象徵。萬一延誤治療的話有機會影響小朋友的心智發展。醫生提醒,家長在發現了問題後,必須捉緊6歲或之前的黃金治療期,及早接受治療。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放假後小學生好心散?三個方法助孩子重拾生活學習規律
小朋友說疊字時,通常家長都會覺得很可愛,甚至加以模仿,但當小朋友已達3歲時仍只會說疊字,家長就必定要注意。台灣彰化有兩名3歲多的男童,只會說疊字,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父母帶他們接受檢查,結果發現他們或有發展遲緩和社交互動障礙的問題。
個案中男童的媽媽表示,兒子不太會說話,一直都以疊字對話,因此帶他接受檢查。醫生指出,有長輩或會覺得小朋友升上幼稚園就會有所改變,慢慢開始能夠說出完整句子。然而,這些都可能是發展遲緩的徵兆。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你好叻」為敷衍稱讚 3個家長必學稱讚方法
經治療後,個案中的兩名男童均可正常說話。醫生提醒,2歲後的小朋友如只懂得說疊字,而在3歲後仍無法講出一句句子的話,均有可能是「發展遲緩」。台灣部立彰化醫院復健科主任廖宜新指出,這些都或是語言發展遲緩的跡象,還會伴隨有其他的認知障礙問題。
醫生提醒家長,當發現小朋友語言發展速度,比同年齡小孩慢時,應及早找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而且不要錯過6歲前黃金治療期,以免延誤小朋友的心智等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