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手爸媽,常聽到長輩或朋友對安撫奶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令寶寶造成依賴,繼而影響嘴部發育,甚至影響嘴型,亦有人認為在寶寶哭鬧時是一個好幫手。有醫生就指出,只要記住4個原則去選擇奶嘴,並及時為寶寶戒奶嘴,安撫奶嘴就會是育兒的好幫手。
安撫奶嘴有害無益?
許多爸媽都擔心吸幼嘴會影響寶寶的嘴型,影響牙齒咬合,而親餵母乳的媽媽又擔心會令寶寶出現乳頭混淆。不過,其實嬰兒與生俱來就有吸吮反射動作,從胎兒時期透過超音波就能看到有些寶寶吸手指的可愛舉動,故吸吮不只是寶寶求生的本能,同時也會透過吸吮,例如吸奶嘴、吸乳房、吸手指、吸嘴唇等來獲得安撫及滿足感。
台灣兒科醫生羅佳怡指出,只要慎選奶嘴,不要讓寶寶時時刻刻都吸奶嘴、2至3歲前為寶寶戒奶嘴就不用太擔心會對寶寶造成影響,不過如果寶寶不喜歡吸奶嘴,爸媽也不用刻意讓寶寶吸。
此外,有些寶寶不愛吸奶嘴,卻喜歡吸手指,但其實寶寶的小手喜歡到處探索,吸手指更容易吸入病菌,而家長期吸手指亦會傷害皮膚,戒的難度亦比戒奶嘴要高,畢竟寶寶隨時也可以吸手指,所以當寶寶吸手指時,媽媽可以用奶嘴來取代。
4大原則 正確挑選安撫奶嘴
1. 材質
羅佳怡醫生表示,安撫奶嘴常見材質有為矽膠與乳膠兩種,矽膠沒有特殊氣味、不含BPA、PVC等成分、外表光滑透明、不易變形、耐高溫;乳膠則是非常柔軟有彈性、顏色多為棕色或黃色、帶有乳膠氣味,而這兩種材質都很安全,家長可按寶寶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2. 形狀
奶嘴分為拇指型、圓形、雙扁型,基本上奶嘴的形狀沒有最好或最合適,也是看寶寶的喜好,不過,奶嘴底座部分則建議家長可以留意是否會太貼合臉部肌膚、是否有透氣孔設計,才能減少因為緊密接觸,而造成口水疹或是留下印痕的情況。
3. 重量
奶嘴有重量之分,愈輕的奶嘴愈不容易在吸吮時掉落,尤其是寶寶睡覺時,如果動不動就掉下來,媽媽就會苦於半夜要起來為寶寶塞奶嘴,所以,可以留意奶嘴是否有強調輕量的材質。
4. 使用情況
每個寶寶都對奶嘴的形狀、材質有自己的喜好,醫生建議爸媽也可讓寶寶嘗試不同款式的奶嘴,並觀察寶寶吸吮的狀況,同時也要留意奶嘴是否不含BPA、PVC與塑化劑等有害物質,確保安全。
由8個月開始循序漸進戒奶嘴
此外,家長亦要留意,可以在寶寶8、9個月大左右開始戒奶嘴,因為這時期寶寶對外在事物更感興趣,副食品也吃了一段時間,盡量只有睡覺時才讓寶寶吸奶嘴,減少白天清醒時吸奶嘴的時間,到了2歲之後會建議完全戒掉奶嘴,也就是即使睡前或睡覺時都不要吸奶嘴,不過過程中要循序漸進。
平日使用奶嘴時,亦建議2個月左右更換一次奶嘴。如果發現奶嘴有破裂、變形等狀況,則需要立即更換。此外,奶嘴也有分尺寸,通常6個月之後,可更換符合月齡的較大尺寸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