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495

小朋友牙齒在搖怎麼辦?爸媽必讀的甩牙全攻略

小朋友甩牙是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自然現象,通常由六歲左右開始,陸續由乳齒換成恆齒。

雖然這是生理發展的正常程序,但不少爸媽在見到孩子牙齒開始鬆動或掉落時,還是會感到緊張,不知道要不要處理,或者會擔心甩牙過程是否會影響飲食和口腔健康。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知識,就能幫助孩子更輕鬆面對這段轉變。

小朋友甩牙的常見次序

一般來說,小朋友最先甩掉的是下排門牙,接著才到上排門牙,之後會慢慢輪到犬齒和後方的乳臼齒。

這個過程大約會持續到十二歲左右才完全結束。但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不同,有些可能早些或遲些甩牙,都屬於正常範圍。

爸媽只要留意牙齒是否依次序生長,並觀察牙齒和牙齦的健康狀況,就能放心。

甩牙過程中的小不適

不少小朋友在甩牙時,會感到牙齒搖晃帶來的不舒服,有時甚至影響咀嚼或說話。部分孩子會因為牙齒鬆動而忍不住用手推或用舌頭撥,這樣容易導致牙齦紅腫或出血。

爸媽應該提醒孩子避免用力拔牙,因為有些乳齒根部尚未完全吸收,硬拔反而會增加感染風險。若真的掉落,也要留意出血是否在短時間內停止。

甩牙期間的護理

口腔清潔

小朋友甩牙後,牙齦位置會留下空隙,這段時間需要特別注意清潔,避免食物殘渣卡在傷口處。建議爸媽幫孩子用清水或溫鹽水輕輕漱口,再用軟毛牙刷清潔其他牙齒。

若傷口稍微出血,可以讓孩子輕咬乾淨的紗布幾分鐘,以幫助止血。保持口腔清潔,才能讓新長出的恆齒健康萌出。

飲食建議

在甩牙的過程中,孩子可能不敢咬太硬的食物,這時爸媽可以安排一些較軟、容易咀嚼的餐點,例如粥、麵、蒸蛋或燉湯。

同時也要避免過於黏性或過硬的食物,例如糖果、花生或魷魚絲,否則可能會卡在牙縫或令牙齒更痛。只要飲食均衡,牙齒換新的過程也能過得順利。

就醫時機

雖然小朋友甩牙屬於自然發展,但有些情況下爸媽還是應該帶孩子去檢查。

比如乳齒遲遲不掉,導致新牙在後面或旁邊長出,造成「雙排牙」;又或者牙齒鬆動後出現長時間出血、牙齦腫痛或有膿液分泌,這些都可能暗示口腔存在問題。

定期帶孩子檢查牙齒,能確保恆齒有足夠空間正確排列。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護牙習慣

小朋友甩牙不單是牙齒的轉變,也是養成良好口腔習慣的重要時期。

爸媽可以趁機教導孩子每天早晚刷牙,並學習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避免食物殘渣堆積。同時也要提醒孩子少吃糖果和汽水,保持均衡飲食,這樣新長出的恆齒才會更堅固。

總結

甩牙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孩子成長的自然信號,看似簡單的乳齒更替,其實背後影響着口腔發育和未來的牙齒健康。爸媽只要用正確方式協助孩子,從清潔、飲食到定期檢查,都能讓孩子安心渡過這段時期。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牙齒健康】杜牙根後不戴牙套會出事?了解三種牙套優缺點!

【北上睇牙】深圳睇牙易中伏?決定前必要考慮的三大因素!

預防勝於治療,長者該如何護理牙齒?

12歲女童矯正牙齒意外發現牙瘤 恆齒無法正常長出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