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3.6K

【正向教育】啟動正向教育齒輪 發展學生品格強項 多管齊下共建正向校園

近年學童情緒健康備受關注,根據香港青年協會最新公布的「學生情緒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逾四成八受訪學生壓力指數偏高,超過一半更出現抑鬱情緒表徵,情況令人擔心。為提升學生的抗逆力及快樂感,改善心理健康,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自四年前開始推動「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希望透過家校共同合作,利用正向教育元素,培養學生的成長型思維,發掘個人品格強項,從而學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戰。

任靜儀老師(左)及談永亮老師(右)希望透過正向教育,培養學生的成長型思維。

與辦學宗旨不謀而合  啟發學生潛能優勢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本著基督耶穌慈愛與救贖的精神,實踐全人教育與優質教育理想,致力提供完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認識基督福音真理及中國文化,啟發學生潛能。學校過去一直以「全校牧養模式」教導學生,當中的核心元素與正向教育相近,至四年前與協青社合作,學校再把有關元素統整,正式有系統地在校推行正向教育。

「我們希望正向教育的元素可以透過不同的平台和形式影響學生的生命,同時將學校的信念浸入學生的生命當中。」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輔導主任談永亮老師表示,正向教育包含的範疇十分廣闊,不單只是一種情緒,學校想透過正向教育,培養學生的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讓他們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常態,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同學可以嘗試以另一個較為正面、積極的態度去解讀,「生活中一定會面對艱難,我們從不否認這些難處,但如何在困境中為他們提供一個平台,孕育、滋潤學生的成長才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助理輔導主任任靜儀老師指出,整個正向教育當中,總共有24個品格強項(Character Strengths),學校從中抽取六大元素具體化及聚焦性地實行,包括「正向情緒」、「正向關係」、「正向健康」,希望同學在參與活動時可以「全情投入」,從中找到「意義」和獲得「成就感」。學校在班級經營或舉辦活動時都會運用這六大元素,與學生做反思和討論,「學術只是其中一個任務,其實個人性格、素質中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在中學六年中被發揮。」

正向教育成長周會課與全校同學共建「幸福樹」。

透過校園廣播平台「堅樂任你點」建立充滿正能量的校園氣氛。

綠色種植活動,讓學生體會正向教育中的成長心態。

疫情前,學校曾參加協青社的「正向教育計劃」,有機會讓學生參加歷奇活動,欣賞自己,激發潛能。

多元化正向活動  培育學生正向思維

「我們相信正向教育有一些元素和目標需要達成,但要真正展現正向教育需要數方面配合,包括身、心、社、靈。」為培養學生正面情緒,學校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正向活動,包括「思動計劃」、「Error Go」、「好人好事計劃」等。

負責思動計劃(Mind Shift)的談老師表示,思動計劃由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主辦,目的是讓師生一同提升抗逆力、建立正面精神健康文化。學校安排了輔導大使受訓,透過知識層面的學習如認識情緒病及精神病的特徵,以及與精神病康復者互動和音樂藝術治療等實習活動,回校舉辦活動支援同學及老師的情感需要。活動包括感恩周派發湯圓予中六同學、復課後派發打氣書簽及眼膜、帶領師生進行瑜珈運動等,「同學在成長過程中面對挫折或困境時總會不自覺感到灰心及失落,這班受訓的輔導大使就可以幫助同學和老師重拾正能量。」

同學參與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主辦的思動計劃,建立正面精神健康文化。

輔導大使在疫情下贈送小心意給回校的同學,為他們帶來一點鼓舞與祝福。

老師亦能受惠於正向活動的幫助,身心靈也得到滋潤。

除思動計劃外,學校亦鼓勵學生「將功補過」。談老師指,同學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犯錯的時候,學校希望透過「Error Go」讓學生明白「知錯能改」的道理,並學會勇於承擔錯誤。輔導老師會根據同學的性格、犯錯的行為等,度身訂造最合適的計劃給他們,同學透過完成不同的正向事情,如踴躍答問題、做老師的小助手等,獲得老師的簽名核實,便可抵銷過錯,常存盼望。

做錯事有機會改過,做好事亦會獲得嘉許。學校由多年前開始實行「好人好事計劃」,每個學期都會讓老師推薦一些在該學期做了好事的學生,並在家長日頒發嘉許信,藉此表揚其良好行為。任老師表示,同學所做的事情可能很微小,如幫助腳傷的同學乘坐電梯、熱心指導同學功課、路不拾遺等,但學校亦會頒發「好人好事獎」予他們,目的是讓同學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即使再微小的好事都會有人重視,「我們希望可以由一個同學的好行為感染及鼓勵更多人做好事,其實每個人做少少,已經有助建立一個正向校園。」

師生關係緊密  營造和諧校園氣氛

深明老師的教育方式與學生的情緒健康息息相關,學校為老師安排了正向教育工作坊及培訓,希望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成長型思維的概念,將正向教育融入教學當中,透過仔細觀察學生的品格強項,協助他們建立正向人生觀。

推行正向教育後,學生表現有明顯改變。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李立中校長指,以往讓同學回答問題時,通常都要由老師點名,而同學因為擔心答錯常會支吾以對或不作回應,影響學習效能;但實行正向教育後,同學明顯更樂意表達個人意見和感想,「學生變得更勇於嘗試,面對挫敗的能力亦有所提高;而且由於學生參與程度上升,課堂節奏加快了,學習效能也藉此得以提升。」學校氛圍亦有所改變,同學在課堂以外更主動與老師說話及問候,師生關係變得更緊密,學生更願意表達及流露個人情感。

師生關係緊密,校園氣氛和諧。

在全校牧養模式下,師生有更多機會增進彼此的感情關係,一起成長。

疫情期間,校園保持透過大氣電波傳遞師生和學生之間的關心及謝意。

正面溝通回應落差  建立正向親子關係

要真正培養孩子的正向思維,家長的角色同樣重要。任老師指,很多家長過去未曾接觸過正向教育,對正向教育的認知較少,有時會不自覺忽略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繼而未能適時作出鼓勵或讚賞,因此學校希望透過提供正向教育有關的講座和活動,讓家長學會正向教育的概念。透過與孩子正面溝通,了解各自對彼此期望的落差,長遠建立一個正向親子關係,「過程中最重要是家長要學會信任自己的孩子。」

李校長認為,落實正向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學會讚賞孩子。他強調讚賞是有技巧的,切忌過於空泛及流於表面,要具體、深入地根據學生的性格特質來讚賞,「如何讚賞及讚賞內容相當重要,應讚賞態度,不應讚賞固有能力。」過去學校曾在家長晚會前舉辦正向教育的心理講座予家長,讓家長了解更多有關正向教育的理念;另外,學校亦曾在中一新生家長日,提供心意卡予家長填寫,邀請他們寫上一些鼓勵說話予子女,並張貼在壁報板上,學生經過時便可看到家人對自己的支持,「正向教育其實是透過不同活動及平台慢慢浸透出來,希望家長都可以有一個成長型思維。」

做一個正向家長,多欣賞孩子。

推動正向教育是一項長遠的工作,學校任重而道遠,未來將會繼續以學生精神健康為主要關注項目,扣連學校「堅毅感恩,自主學習」的主題,延續現有計劃及活動,協助學生發展正向關係、情緒及健康,並找到生命的意義,「正向教育的齒輪剛剛開始轉動,未來會繼續運作,希望正向教育的氛圍可以感染更多同學,並在校園內開花結果。」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教育方程式】暴躁小孩當媽媽仇人咁 聲大夾惡如何管教?

【教育方程式】家長做「伴讀書僮」壓力爆煲 專家3大建議提升小朋友功課表現

【英文學習】爸媽必學3招與小朋友齊齊學好英文 內文附英文圖書及節目推介

【升小家長必看】myTV SUPER全新節目《細蚊仔傾吓偈》 小學探訪X專家分享解答升小疑難!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