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可以考一考科學問題嗎?」小婧在吃晚飯時問。「好吧!問題是彩虹是怎樣形成的呢?」小婧及小軒搶着舉手示意要先回答。
「是小軒快一點,小軒先回答吧。」
「是陽光照射到雨水而產生的。」小軒自信地回答。
「差不多,還差一點點……」
「我答!我答!」小婧舉手示意補答,說:「陽光要在身後,照射到雨點然後反射到前面形成的。」
「大家的答案都很好。陽光要在特定的角度,照射到雨點,經過折射後,不同的顏色會被投影到少許不同的地方,這就是彩虹啦。」
「甚麼是折射?」小婧問。
「為甚麼太陽會發光?」小軒問。
一連串相關或不相關、能解答或不懂解答的問題接踵而來。我對他們說:「怎麼我家有兩個『問題兒童』?」得到的「答案」卻是-「甚麽是『問題兒童』?」
談笑一番後,使我想起之前有一次到貝澳露營,早上在沙灘散步的時候,小軒看見兩道彩虹説:「爸爸,有兩道彩虹呢!」
「是啊!多麽漂亮啊!你知道為甚麼會有彩虹呢?」
看見小軒一臉疑惑的看着我,我指向對應的方向對他說:「那邊太陽光照到雨點,再折射到那裡,就形成彩虹了。你知道為甚麼彩虹會有那麼多顏色嗎?」
回想過往,原來自己給予「答案」時,往往都伴隨另外的「問題」。所以,有愛問問題的兒童,相信也該有愛問問題的家長吧。而且,我想還有另一個要素-解答。有問題而沒有解答,慢慢便沒有衝勁去問問題了。
要解答小朋友漫無邊際的問題,著實是不容易,找一本好的《十萬個為甚麼》,或記錄合適的網站,都會有助解答。而當不懂得解答時,我的招數是:「這是個好問題,我們試試一同去把答案找出來吧!」
對愛問問題的「問題兒童」,給予合適的答案,相信比較容易會成為沒有問題的兒童。而對於那些不愛問問題的兒童,家長可要多問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