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6.9K

玩樂幫助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著名英國精神科醫生John Bowlby,擅長研究嬰兒對安全感的需要。他發現嬰兒渴望和最常照顧他們的人建立一種依附關係(Attachment)。

 

發展心理學家 Mary Ainsworth 根據 John Bowlby 的理論,在1978繼續研究嬰兒對依附者這種微妙的關係。她和研究員發現依附關係直接影響嬰兒往後的人際關係發展。例如,安全依附關係型的孩子,比起另外三種類型的孩子,在小學時期情緒較為穩定,行為成熟,獨立,社交能力強,和朋友的關係較正面及有較少的破壞及暴力行為。在青少年期,這些孩子的自尊也較高,較會被挑選成為領袖。研究更發現嬰兒時期建立的依附關係,在成人時期與戀人的關係也有直接的影響。

 

在實驗中,研究員把依附關係分為四個類別(安全,逃避,矛盾和混亂迷惘依附關係型),而安全依附關係型是最好的一型。建立安全依附的關鍵在於照顧者是否有給予孩子即時的反應,以及照顧者的情緒是否穩定。

 

玩樂與安全的依附關係的建立有莫大的關係。透過玩樂,孩子能聽到媽媽的聲音, 聞到媽媽的味道及看到媽媽的樣子和表情。哪怕媽媽只是和孩子玩積木,唱個童謠,玩布偶公仔還是躲貓貓遊戲,這些畫面都會被孩子記住,加深孩子對媽媽的認識及記憶。不但如此,在玩樂的過程中,媽媽也越來越瞭解孩子的情緒反應愛好,性格,對照顧孩子越來越有自信,得心應手。

 

而更重要的是,玩耍是開心的,無論媽媽或是孩子,都會覺得快樂,產生正向情緒,並影響孩子的行為。例如,孩子一看到媽媽就會笑,並想和媽媽玩耍。孩子也會更信任媽媽,特別聽媽媽的話。而孩子這些正面的反應也會速進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提升和孩子玩耍的意欲。例如,當媽媽看到孩子笑臉迎人,哪怕自己有多累,都不想拒絕孩子玩耍的邀請。久而久之,孩子和媽媽互相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關係,安全的依附關係也隨之而來。

 

對於嬰兒來說,有助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活動可以包括點蟲蟲,數手指,搔癢,躲貓貓,疊高積木,形狀板及手腳運動的遊戲。近距離的活動及較多的身體接觸有助孩子認識照顧者。

 

對於幼兒來說,父母可以挑選多用語言溝通及合作性的遊戲。砌積木,玩泥膠,煮飯仔,醫生病人,拋氣球,捉迷藏,跳呼拉圈等不但能提升親子關係,更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及學習輪流玩耍的概念。

 

參考資料:
Boyd, D。, & Bee。 H。 (2014)。 Lifespan development (7th ed。)。 New Jersey: Perso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Feldman, R。 S。 (2008)。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楊潔瑜 (2013)。育兒謬誤大解構。香港:嘉出版。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港識教養】做好開學準備!爸媽必學5個方法 助孩子克服上學分離焦慮

【教育方程式】鬧之前諗一諗!父母緊記8大要訣 教訓前問清理由

【幼兒情緒】小朋友放學後總是鬧情緒?心理學家建議4個方法幫孩子改善!

【1-5歲教養】教導孩子「分享」,爸媽要知道的「分齡」法則!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