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過程中,最忌諱的字句就是「沒辦法」,常聽到的有:「沒辦法,我的小孩就是那麼頑皮。」「沒辦法,我的小孩就是要喝夜奶。」「沒辦法,我的小孩就是任性。」等等……
既然開始育兒,當然就是要找辦法,有時候用激烈的辦法,有時候用緩和的辦法,總會一定「有辦法」。知子莫若母,一定有辦法是適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
我並不是育兒專家,只是個普通家庭主婦,但是找方法一直都是我的育兒之道,所以我努力的看書,與朋友分享經驗,然後努力的思考……
最近有朋友問我怎麼讓孩子乖乖坐在餐椅上吃飯?在孩子可以坐直後,媽媽們都會讓孩子坐在餐椅上吃飯,但是媽媽們可曾想過背後的意義?
重點並不在那張拘束孩子的餐椅上,而是吃飯就需要坐下來的。
每逢假日,我們就會外出吃飯,小猪一歲後就跟著我們到處亂吃的,而我們也因為有孩子,會格外注意外面餐廳其他孩子的舉動。坦白說,能乖乖坐在椅子上吃飯的小孩屈指可數,大部分都在追趕跑跳碰。
在小猪還很小時我便會跟他溝通,告訴他「這是椅子」,吃飯就是要坐在椅子上的。其實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本來就會越來越愛玩,甚至情願玩也不吃飯,最糟的當然就是一開始就沒有養成小孩坐餐椅的習慣,等到小孩會跑會跳後,媽媽就要追著餵飯。到餐廳更糟,媽媽連要坐著好好吃個飯都不可能。
所以大部份的媽媽都會選擇讓孩子養成坐餐椅的習慣,但是……就像我前面說的,孩子坐上餐椅就想下來,吃飯吃到一半就想玩,或是一邊哭一邊吃。就算不吃,讓小孩下餐椅,但是小孩很快又哭餓在鬧。
所以在小猪加固時我便開始灌輸吃飯的小規矩。但是隨著小猪越來越大,一定會一直想玩,打的效果其實會越來越沒效,所以建議所有媽媽一定要灌輸好吃飯習慣和規矩。
來分享我的經驗:
吃完飯不要立刻讓孩子下餐椅。
小猪吃飯一定只有40分鐘的時間吃完。他在一歲前是30分鐘的,通常一定會在20分鐘內吃完,但隨著他長大,我將時間延長了,原因他的食量也增加了不少,而且因為他是自己吃飯的。
如果吃到一半在哭鬧,就會停一下,等他鬧完再繼續吃,吃到不肯張開嘴就算吃完一餐,因為小孩不吃就不會張開嘴。
像小猪胃口不錯的小孩呢,就是媽媽要估計大約一個你認為他可以吃到的份量,因為有些小孩真的會吃到到嘔出來的 (像我侄兒一樣),媽媽心裡要有個底,以後每餐都吃這個份量。
如果小孩真的哭鬧到很嚴重,媽媽已經火氣,建議媽媽就要在想打罵小孩之前,把東西全部收起來。然後心平氣和的跟小孩說:「媽媽現在很生氣你這個行為,你不吃,你就要餓到下一餐。」
其實小孩鬧多幾次,而媽媽又堅守時間到才吃飯,小孩自己都會了解——吃虧的是自己,然後慢慢就會每餐都乖乖吃飯。
那小孩吃完飯就下餐椅嗎?
在我們的情况,小猪吃完飯後,但大人還沒用完餐完,我都是給他坐在餐椅上,直至我們吃完為止。基本上,我都會拿書給他看、繪畫或是玩玩具等等。如果包含吃飯計算,大約都可以讓小猪坐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
我認為,小孩雖然可以蹦蹦跳跳非常活潑,但是也要習慣「靜態活動」,所以小猪開始習慣長時間坐在餐椅上,就算外出吃飯,他也可以乖乖長時間的坐在餐椅上直至用餐完畢,而不是狂吵狂鬧要大人抱,或下去玩。
延長坐在餐椅的觀念很重要的,小猪基本上已經訓練到可以安安靜靜的吃完整頓飯,而且可以在餐椅上玩玩具或看書。如果沒有這樣訓練,到外出用餐時,一定吃得不開心,也會增加很多的麻煩。
我聽說朋友的先生很害怕帶小孩外出吃飯,原因小孩整頓飯也會吵過不停,不肯坐在餐椅上,又或者如果要他乖乖坐著只能拿出手機給他,那大人才可有一頓安樂茶飯。
現在小猪不管在家或在外吃飯 ,都可以在餐椅上坐一兩個小時,我通常都會拿他心愛的玩具車車與他坐著一起玩。那我就可以舒舒服服吃頓飯。
由小猪五個月大學習吃固體開始,每次吃東西我必定要他坐在餐椅上。有時候我們外出吃飯,他通常很少在吃飯中途扭計要抱著他四處走走的。
先在家裡教好規矩,出門吃飯就不用再擔心,畢竟一歲前就有坐餐椅的習慣。其實就是長時間坐餐椅練習的成果,就是在教導小孩專心的從事「靜態活動」。
好習慣是需要長久的培養,但是壞習慣是瞬間可以養成。所以想辦法,是育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