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2.5K

【管教子女】經常在子女面前低頭禁手機 或影響孩子EQ發展

現代人機不離手,不論是正經事還是休閒娛樂,一部手機就可以滿足到需要,作為父母的你,有沒有經常把注意力放在手機,而忽略了身邊的孩子在說甚麼、做甚麼呢?當你代入孩子的身上,就會知道他們看到的是父子面無表情的臉、冷淡的回應、不耐煩的態度,並會默默地學習了起來,久而久之影響他們與人互動和長遠的情緒智商(EQ)。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Santa Barbara)分校的研究指出,即使家長沒有讓小孩拿著手機一直玩,光是讓他們看著大人滑個不停,也會帶來後患。

傳播學的教授納比跟研究小組針對400名家有5到12歲的家長進行調查與訪談,了解家長使用媒體載具的情況,包括電視、手機、電腦、電子遊戲、平板電腦;孩子從事其他活動的狀況,包括閱讀、聽音樂、戶外或室內的遊玩;家長在有沒有使用這些媒體時,主動跟孩子談話的情況與談話的時間長度;以及對情緒的理解、控制、注意與關心他人的程度,然後進行交叉分析。

結果發現,只有一種媒體載具的使用會影響孩子的發展,那就是手機。如果家長愈常在孩子面前滑手機,對孩子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俗稱的 EQ 就有愈大的阻礙,而且這也對未來的人際關係與人生成功有很大的影響。

由於孩子對情緒的認知與展現、對他人的反應都是長期發展與學習的樣態,所以其實從孩子更小的時候,家長滑手機對他們的 EQ 的影響,就已經開始累積了。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照

小朋友從小向父母學習EQ

試想想,當大人在小朋友身旁玩手機時,小朋友想引大人的注意,或者與爸爸媽媽說話和玩耍,但爸媽卻只專注在手機屏幕,神色嚴肅之餘,又很小回應子女,甚至對他們不耐煩,這都是在傷害小朋友的心靈。

而爸媽如何去表達、反應和談論孩子的情緒,都會影響小朋友的EQ發展與學習,而使用手機會降低對身邊人事物、包括小朋友的關注,對他們較沒有反應,冷淡以對,甚至會忽視小孩,還會出現沒有表情、靜止的臉,看起來就不太開心,或對小孩說話時是看著手機而不是看著他們。

而小朋友亦會有樣學樣,養成了類似的行為模式,以為這就是與人相處之道。所以研究也發現,身邊的大人愈常用手機,小孩就會愈面無表情,對很多事情愈沒有回應,包括對人的關注與因應等能力。

更重要的是,這不只是一時的傷害。情緒智商愈高的人,傾向會有更滿足的人際關係,在工作生活中較成功,以及比較高的幸福感。更進一步發展,情緒智商高的人,還比較能夠規範、管理自己的情緒,像是控制憤怒或焦慮。

納比的團隊因此建議,父母要多留意在孩子面前滑手機的頻率、時間與對孩子的反應;也要多跟孩子互動,並且專心地看著他們,讓他們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


相關文章

【港識教養】小朋友心急欠耐性 爸媽必學4招讓子女學會「等待」!

【管教子女】湊仔湊到火爆?7句說話教你避免同子女有衝突

別輕視新年儀式感!與孩子做齊簡單4步迎春 打開幸福之門

父母情緒失控大吼孩子 事後必做的5個步驟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