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31

4.7K

寶寶吃少了,媽媽怎麼辦?

Alison Photo_31 August 2014

寶寶出生以後,生活上所有細節,無論吃奶拉屎,也會觸動父母的神經。現代爸爸媽媽會有本紀錄冊,記下寶寶每天吃奶、大小二便和清潔身體的次數,又會留意寶寶大小便的顏色、狀態和份量。如稍有異常,爸爸媽媽便會「金睛火眼」查過究竟。

 

我女兒滿百日之後,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吃奶時愛左顧右盼,吃不了多少,小嘴便離開媽媽的乳頭,四處張望尋找新奇的東西。我床前案頭放了本人物傳記,書本封面是故事主人翁的肖像,女兒看見了,會咧嘴發出輕微的聲音,「咿咿呀呀」跟「她」說話,「話匣子」一旦打開,女兒便「廢寢忘餐」,忙著「閒話家常」。

 

雖然「全埋身」沒有奶瓶上的刻度,但從時間推算,女兒應該吃得比之前少。我曾「阿Q精神」安慰自己,女兒長大了,氣力大了,每口吸吮的奶多了,即使吃奶的時間不長,份量應不會減少,但這顯然是癡人說夢。

 

忐忑不安地過了兩星期,到母嬰健康院例行檢查。女兒的體重仍然沿生長線增長,頭圍和身長正常。我向護士描述女兒吃奶的表現,護士回應說:「母乳寶寶最知飽,吃夠了就不會吃,只要她夠『濕片』,健康沒問題,精神不呆滯,便不用擔心。」

 

女兒臉蛋飽滿,四肢圓潤,大小便無異樣,精力旺盛,的確不像在捱餓。

 

我亦有向兒科醫生請教,他說:「你的女兒體型適中,體重有增長,健康良好,應該吃得夠。她長大了,好奇心強,周邊事物吸引她,自然不會專心吃奶。你可以嘗試趁她昏昏欲睡時餵奶,她應該會專心一點。」

 

根據衛生署指引,嬰兒各自有不同的吃奶習慣,吃奶份量和吃奶次數因人而異,有些寶寶少吃多餐,有些寶寶多吃少餐。寶寶感到飢餓時,會張嘴覓食,吸吮拳頭或哭鬧;寶寶感到飽足時,會停止吸吮、睡覺或拗起背。媽媽可從寶寶的身體語言,掌握餵奶的節奏。

 

嬰兒出生首三個月,生長速度最快,吃奶量隨之急速增長,往後生長速度減慢,身體所需能量減少,吃奶量亦會略為下降。若寶寶沒有健康問題,媽媽毋須扭盡六壬,強逼寶寶吃奶。過份催逼,只會令寶寶更加反感,適得其反。

 

媽媽可從寶寶的大小便推敲吃奶量是否足夠,吃飽的寶寶每天有六塊濕透的尿片,尿液是透明淡黃色,大便呈黃色,狀態濃稠適中。

 

所以,寶寶吃少了,媽媽不用過份擔心,只要留意寶寶的健康狀況,若一切正常,便不需「威逼利誘」,變成寶寶心中的虎媽。

 

參考資料:

衛生署《嬰兒的餵哺 (初生至六個月) 奶瓶餵哺指引 ─  如何正確沖調配方奶粉及安全餵哺嬰兒》

衛生署《6至24個月嬰幼兒健康飲食 ─ 起步篇》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妊娠毒血FAQ(三)】如何提防妊娠毒血症?在家自我監察血壓!

【妊娠毒血FAQ(二)】妊娠毒血症高危因素 及早篩查用藥降風險

【妊娠毒血FAQ(一)】擔心患上妊娠毒血症?嚴重腳水腫、眼矇胃痛為病徵!

【懷孕飲食】孕婦食海鮮增BB過敏機會?營養師拆解3大常見迷思!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