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1.3K

小本金收息如何開展?

之前提出讀者要依循趁後生有時間用黎買住宅一間等時間過去磨走債務,股票仍照買但要改善方法,要用嬰債及債基而唔好用直債的理財原則。今天講講原因。

原因: 為什麼讀者要用嬰債而棄直債? 因直債入手要20萬美金開始,對年青人或資本少者不宜。債基十萬港幣就可開始,月月派息,所以筆者成日比人話野野叫人買債基,你估我地唔想你大大注買直債去保本收15%咩? 但你資本夠先可以。唔夠又或只想先買幾十萬既人,債基就屬最得宜。隨時可買賣更是9月上堂10月10就知息準唔準,咁去開始最貨真價實!

至於嬰債是本年新開展課程 -收息104的題目,旨在用2000美金於海外入手債券,收息104全投資物都是幾萬港幣可開始的,而一般銀行都絕不會介紹你的「冇肉食」方案。講返不應用嬰債取代101已學的直債,因嬰債雖入場易但價格波動性較高,你買過同「對慣左」債基或直債才更易面嬰債波幅。

嬰債波幅大致20-30%/年,而到期保本之屬性仍在,要用海外上市的證券公司系統買入。由於走出了香港,會陵覺可投資嬰債種類繁多,好似墨西哥既公司嬰債有、匯豐嬰債都有! 所以買之前除了慣其波幅,更要識選擇。另外從海外上市的證券公司系統買後,不少人對萬一證券公司倒閉只賠盡15/30萬感不妥。而希望直接成為海外上市的證券公司於美國的客戶,獲得更高之倒閉理賠保障。

理財, 投資策略, 本金

有些人想出扮澳門人的方法,去希望將證券戶口得到美國有關部門的保障。惟筆者認為無論在銀行或證券行開戶,清楚及誠實助銀行/證券行完成盡職審查最要緊,免之後一些不必要之麻煩。踩界事情不少人間唔中有做,但做之前要明白萬一衰左有幾大後果先。故筆者不會動用超過100萬港幣去實行債先股、嬰債此等方案。但基於上述投資物做埋槓桿後年回後可高達20-30%,即100萬可產出20-25K月入,合中年至後生者花時間去研究。

我們同時睇睇讀者蟹貨(0548)深圳高速。

用莊博的漁夫系統,此股在7.75應上蝕。留意股票係唔可以長揸,生意差左唔表示第時可以做得番生。好似讀者盤生意搵一浸錢,之後就無左。要似李嘉誠咁長做長有,實在難(所以李生有力場)。要李生盤生意隻股份長擺會升,恐怕是過份年輕的想法(你睇下匯豐股價)。

用番讀者所提:「投資市場日新月異」,我們只消用漁夫系統內的FILTER,就似上圖於一分鐘內,就即找出息率>4%, 三年內盈利增長率>10%、市值高於20億的港股。全香港近2000隻股票,有七隻符合哂呢3個條件。我地比一隻大家睇,就係香港寬頻(1310)。所以大家究竟仲使唔使每月花大量時間去睇同埋整理年報? 筆者認為明原理需要但花大量時間去鑽研就不必了。反正幾下之間就同你搵左出黎,更有能量棒話你知是否可入。

綜合提出之原因,讀者可用一個人名八成上會買樓。後生後買500-800萬預算內的樓不失禮,升值潛力亦更佳。有淨錢試債基及嬰債,如試到就有個10-20%年息的工具幫助自己,至於不少人認為收十幾厘息咁好搵,為何銀行自己大把錢唔做? 要賣個機會比客? 先講十幾厘息方案有其風險,而我們將在收息101堂內計出,債基的風險是匯豐股票的1/3(33%),屬一個付出風險與收穫頗平衡的方案。但銀行由於擁巨大資金,好多時佢買埋極靚既債券(如淡馬錫或美國國債),再稍加槓桿收5-6%年息就算。銀行高層犯不著再進取去將收息率提高至10%,畢竟自己個位坐得穩最要緊。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分析】一條債券 靠澤楷向5間樓嘅業主提供17%回報

【理財個案】如何減輕家庭負擔?爸媽心願:希望夠資金支持女兒學費

新世界債券收12%,太古城即刻要摺起

判斷買樓投資時機:用業主市+買家市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