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

7.8K

【教育方程式】小朋友動手打人別只說不可以!爸媽必學4招解決孩子動手問題

2、3歲的小朋友開始有自己的主張,但同時難以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和其他同齡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總會遇到你推我撞的埸面,家長應該怎樣處理?

1. 讓孩子知道不可動手

最常見小朋友會因為爭玩具又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最後動手,但家長此時要避免直斥,用雙手緊握孩子的手,平靜的聲音和孩子說「不可以動手打別人的」,即使孩子未必一、二次會聽得懂,但是冷靜地傳遞這個信息給孩子是十分重要。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小朋友無自信點算好?7個方法助爸媽培育自信孩子!

2. 代孩子說出感覺,再一起尋找理由

遇到孩子動手,很多時家長的反應都會直接問「為什麼」,其實孩子就是未懂得說出來,這時,家長可以嘗試為孩子把理由說出來,「是否那件玩具給拿走了?」,然後再表現共同感受,例如,「被拿走了十分不願意的吧」,之後便跟孩子說「但是動手還是不對的」。

3. 教導怎樣處理

光是制止是不可行的,還要教導怎樣做,例如,跟對方說自己還想玩那件玩具,可否還給自己來代替動手,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動手是不對,然後更正。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爸媽必學6個訣竅教出樂觀孩子 讓孩子學會從逆境中成長!

4. 培養孩子懂得說「不要動手」

相反對方對自己孩子動手,比起家長代為說「不要!」,讓孩子有勇氣地跟對方說「不可這樣做」是更為重要。試試鼓勵孩子不要哭,好好地跟對方說的話,對方會知道的,這樣助孩子一把,令他勇於嘗試。

父母都不是全天侯在孩子身旁,假如孩子在校園裏遇到不愉快的事,在下課後的表現都會略懂一二,這時父母應該說說不同的情景和感覺,好像YES/NO題,了解孩子之餘,孩子都會漸漸從父母口中學懂怎樣表達自己的。

資料來源:googirl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兒童健康】小朋友壓力大增加腸躁症風險 預防應從小做起!

【牙齒問題】整容失敗後有焦慮症?可能是患上軀體變形障礙!

10個媽媽1個產後抑鬱 一文了解成日、症狀及治療方法

吸煙10年老公有意戒煙卻無從入手 心急港媽求問網民經驗分享:一嚟佢就情緒低落又躁底...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