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是指首3個月,是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落戶的早期。這段時間媽媽除了要適應各種身體的變化和不適,還要照顧心理上的轉變和注意寶寶的營養,實在不簡單。以下十個妊娠初期貼士,希望可以幫助媽媽們更了解這段時間的注意事項和身體變化。
一、出血、腹痛就是流產徵兆?
妊娠初期的出血有兩種情況:一是生理性出血,可能是由於受精卵著床及製造胎盤、絨毛在使子宮內膜伸展時撐破了母體的血管而引起的。第二種是有流產徵兆的出血,絨毛的異常增殖導致的葡萄胎或宮外孕等異常妊娠也會引起出血,這種情況如果延誤了診療,有使母體陷入危險狀態的可能性,因此遇到出血情況,建議先求診確定出血原因。
另外有些媽媽會偶爾感到腹痛,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子宮脹大、令支撐子宮的韌帶和肌肉伸展而引起的,這種情況是生理現象,不必擔心。但另一個原因是由子宮收縮引起,懷孕早期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注意是否有流產的徵兆。這段時期只要感覺到腹痛,就要躺下來休息,如果休息之後疼痛持續甚至增強,伴隨有出血時,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二、注意保暖,避免傷風感冒
秋末初冬是很容易患上感冒的季節,加上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為了妊娠期間保持健康、避免藥物影響胎兒,媽媽們記得做好個人衛生、勤消毒雙手,外出時注意正確地佩戴外科口罩,並且保持社交距離。 而妊娠期間中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體溫會較平常高,容易感覺到熱,很多媽媽都喜歡穿比較薄的衣物。不過妊娠時期最好注意腹部保暖,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都帶備一件外衣。
三、服用藥物要加倍注意
得知自己懷孕後,萬一不幸身體不適而需要服用藥物,記得要告知醫生自己已經懷孕,並遵從醫生指示服藥。有些媽媽知道服藥對寶寶不好,生病了也一味地硬挺著,這也是不對的,只要是醫生處方的藥物都是可以服用的。
四、安定期前避免房事
懷孕早期胎兒未安定,應該避免對腹部造成壓力。加上妊娠時期媽媽的抵抗力會變弱,較容易感染細菌,有機會對胎兒造成感染或使得子宮變得易收縮。因此為了確保寶寶的安全,在懷孕12周內應盡量控制房事。
五、安定期前暫不要做運動
在進入安定期以前,即使是相對靜態的孕婦瑜珈、孕婦體操也是不可以的。其餘更劇烈的運動如羽毛球、網球、乒乓球、高爾夫球以及會對腹部產生壓力的如滑雪、滑板等更加是完全禁止的。這段時期,最好的運動方式是散步。等胎兒穩定下來再做一些適合孕婦做的運動吧!
六、適量補充葉酸、鐵質豐富食物
懷孕早期是胎兒腦部及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時期,葉酸是輔助細胞分裂和發育的重要營養,孕媽咪可以多食黃綠色蔬菜,最好能在懷孕前3個月就開始補充葉酸片。另外懷孕後,胎兒需要通過母體的血液來攝取營養及氧氣,母體需要的鐵質增加,但紅血球並不會隨血液量增加,因此,這段時期的媽媽很容易貧血。為了預防貧血,可多注意食用菠菜、動物肝臟及堅果類等含豐富鐵質的食物。
七、為寶寶健康戒口:暫別酒和咖啡
酒精會有機影響胎兒發育,造成嬰兒體重過輕,甚至智力受損,因為任何微量酒精都可以毫無阻擋地通過胎盤而進入胎兒體內,導致胎兒體內的酒精濃度和母體相同。含咖啡因的飲品和食物都要盡量避免,因為咖啡因會使孕婦心跳過快、血壓上升、失眠和便秘。
八、小心李斯特菌
除了酒精類飲品和咖啡,孕婦也要避免吃未經過消毒處理的奶類產品,以及未經煮熟的海產和蛋類,例如生蠔、魚生、生雞蛋或生雞蛋製造的沙津醬、蛋黃醬等。因為這些食物有機會含李斯特菌,若受感染會增加小產、早產的機會,影響胎兒健康。
九、毛孩主人的注意事項
不少有飼養寵物的準媽媽也會擔心寵物們的細菌和寄生蟲有機會增加感染風險。的確某些寵物,例如貓,或帶有弓形蟲之類的寄生蟲。孕婦如受感染,會影響胎兒發育。但不代表要棄養寵物或交給別人照顧。孕婦只要避免讓寵物進入廚房、避免接觸它們的糞便,或者處理糞便時都戴上手套,就可減低感染弓形蟲的機會。
十、保持健康心理狀態
得悉懷孕後除了喜悅的心情,難免也會伴隨著很多不安和焦慮。要保持在懷孕期間的情緒健康,媽媽可以多點欣賞自己的付出,接納身體狀況或能力上的限制。同時也要保持正面的社交網絡,與其他媽媽交流心得,以及與同伴侶保持良好的溝通,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小生命。如果情緒困擾無法得到紓緩,應盡快向專業人士求助。
想了解更多懷孕中後期所需補充的營養,請按此:懷孕媽媽孕期必讀 5大重點營養攻略
想知更多實用產前資訊及育嬰知識,立即登記加入《美贊臣會》,即可參與產前講座及專業營養電話諮詢,並可獲得一系列媽媽/育嬰迎新禮品, 價值可高達$3200:https://bit.ly/3cflIuN
重要聲明: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寶寶出生最初六個月全吃母乳,約到六個月大,便須逐漸添加固體食物,以滿足寶寶營養的需要,並繼續餵哺母乳至兩歲或以上。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在決定以嬰幼兒配方奶粉補充或替代母乳餵哺前,應徵詢醫護專業人員的意見,並務須小心依照所有沖調指示。資料來源:衞生署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