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分享目睹的事件一則:一位媽媽敵不過小朋友的央求,買來腸仔包一個,卻以「唔畀食垃圾食物」為由,把腸仔抽出來,更稱「個包已經有腸仔味」。
小朋友喜愛垃圾食物很正常,就連大人都會有偶爾嘴饞的時候。誰不喜歡加工食物、味精的刺激味道?小朋友正在發育,家長固然要制止孩子吃垃圾食物,但是不是到了要吃有腸仔味的「無腸」腸仔包的地步,引起了眾多媽媽的熱議。
那麼,抽出來的腸仔如何處置?是扔掉,還是被媽媽吃掉?網民普遍認為,前者教導孩子浪費食物,灌輸錯誤價值觀;後者則令媽媽顯得其身不正,口裡說「唔得」,自己卻在吃。無論哪個都不是好事,不想孩子吃加工品的話,何不選擇提子包、餐包等其他包點呢?
有網友見過管制嚴厲的媽媽:朱古力不可以吃只能聞,認為管制得太嚴格,同情那不能吃甜點的小孩。亦有人無奈回應,旁人斷章取義,怎知道那個小孩是不是不能吃腸仔、抑或已連續吃了數天?有些媽媽亦分享自己會禁止小朋友吃垃圾食物,且不覺得有任何問題。而且少吃一次,就講到小朋友「冇童年」就太嚴重了。
但是,如果父母過度限制,小朋友對垃圾食物的心癮更大。可能在父母不在場時瘋狂大吃。一位媽媽亦分享道:自己一直不準小朋友飲汽水及食薯片,怎料他在朋友生日會中「食到好似啱啱放監出嚟咁」。而且,就算不為他準備任何垃圾食物,孩子都可以在學校或旅行時狂吃別人的。
孩子終究都會長大,亦會接觸到垃圾食物,而父母無法規管。與其令孩子對垃圾食物過於渴求,不如好好教導他們,甚至讓他們一嘗吃過多垃圾食物引致的苦果:喉嚨痛、肚痛等,令他們有自控能力。
即刻Click入討論區一齊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