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1.3K

【兒童健康】一文看清發燒、熱衰竭及中暑分別 體溫不可作唯一標準!

踏入炎熱夏季,小朋友在戶外玩耍後,體溫偏高令家長擔心是否中暑,但體溫高是否一定代表中暑?有兒科醫生發文分享發燒、熱衰竭及中暑的分別,有疑惑的爸媽不妨可以參考一下!

台灣兒科醫生陳映庄日前在Facebook專頁「只是小兒科 陳映庄醫師」發文,分享一名爸爸帶小朋友求診的個案。爸爸表示,小朋友在戶外玩了一天後,回家發現體溫偏高,後來回到正常,但翌日測體溫發現又回到38.5°C,擔心孩子中暑於是求診。陳醫生聽到症狀後,已立刻知道兒童並非中暑。發燒、熱衰竭及中暑三者相似,很多家長難以分清楚,因此陳醫生特意羅列出發燒、熱衰竭及中暑的分別。

1.發燒

體溫:38°C-41°C
症狀:通常先畏寒後體溫才上升,會有頭痛、噁心、全身無力等症狀
原因:感染發炎
特色:體溫上上下下、感到忽冷忽熱
危險性:視乎發燒原因而定
治療方法:通常服用退燒藥都會有效

2.熱衰竭

體溫:36°C-38°C
症狀:頭暈、噁心、皮膚蒼白、抽筋
原因:高溫環境下,大量流汗導致水分和電解質失衡
特色:體溫不高,但流超多汗
危險性:較低
治療方法: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以減少發生

3.中暑

體溫:超過39.5°C
症狀:皮膚乾燥、心悸、胸悶、血壓低、頭痛昏迷
原因:因高溫導致體溫調節和排汗功能失調,嬰幼兒排汗功能不成熟要特別小心
特色:體溫超高但沒流什麼汗
危險性:體溫越高,死亡率越高
治療方法:需緊急求醫治理

文章來源:「只是小兒科 陳映庄醫師」Facebook


相關文章

【兒童健康】新手父母盲信「AI醫生」問診 3歲女童咳嗽發燒拖1個月慘變肺炎

【親子急急問】寶寶哽到魚刺 吞飯飲醋有用嗎?4個錯誤做法!

【營養師話你知】小朋友有腸易激綜合症無法治療?一文睇清成因及改善方法!

【零食奪命】2歲男童吃乳酪棒太心急卡氣管窒息死亡 醫生提醒注意一類零食!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