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

1.2K

【牙科保健】寶寶出牙好忟憎?4招紓緩寶寶出牙不適!

「醫生,BB吽牙仔,成日發忟憎,又流好多口水,搞到我身心疲累呀!」

每位父母在育兒路上都會經過這個令人感到疲憊無力的階段,因為寶寶在4個月大左右會開始出現出牙跡象,即使倍加照顧仍然可能不得其法。

想在照顧寶寶出牙時得心應手,就需要用對安撫技巧,效果可能事半功倍。

快速檢測寶寶出牙症狀

寶寶早在4個月大左右時就會出現出牙跡象,並非所有寶寶都會經歷所有的出牙症狀,但大多數寶寶會出現至少一種症狀,包括:

‧ 牙齦發紅、變軟或腫脹
‧ 流口水情況增加
‧ 嗜咬物件和咀嚼
‧ 哭泣、易怒、拉扯耳朵
‧ 睡眠不安穩
‧ 食慾和飲食變化

如果寶寶出現皮疹、嘔吐、腹瀉、咳嗽或發燒等現象,可能是疾病而不是出牙的症狀,這時候就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

寶寶出牙可以如何安撫?

安撫寶寶前首先是要照顧好自己,放鬆心情,紓解因寶寶哭鬧而沮喪的心情,然後嘗試以下方法,安撫寶寶的出牙不適。

1. 冷敷:冷敷可以減輕寶寶的牙齦腫痛不適,例如雪凍寶寶咬牙膠、奶嘴,或濕毛巾,再給予寶寶咬吮。

2. 咬東西:讓寶寶有可以咬的東西,例如乾淨的玩具或咬牙餅。咬牙的動作和壓力有助於緩解牙齒萌出牙齦時的疼痛。由於寶寶會抓他們能拿到的所有東西咀嚼,所以一定要為他們準備乾淨的東西來咀嚼,以減少細菌和口瘡等疾病的傳播。如果發現任何口腔症狀問題,請去看牙醫。

3. 清潔口水:流口水過多會導致寶寶嘴巴周圍皮膚敏感和龜裂,因此要常清潔口水,保持嘴巴四周清潔乾燥,以減少進一步的不適。

4. 止痛藥:與家庭醫生或牙醫諮詢使用非處方止痛藥,以暫時紓緩寶寶的不適。 請注意不要使用超過建議的劑量,並且不要長時間使用。

出牙階段很快過,恆常檢查方重要

寶寶出牙只是一個過渡期,不知不覺到了寶寶6-12個月大時,乳齒便開始長出來,出牙不適的情況亦會自然改善。

大多數寶寶最先會長出下面兩顆門牙,然後是上面的兩顆門牙。之後,兩側的門牙長出,然後是臼齒和犬齒。

當第一顆乳齒長出時,或者在寶寶1歲時,是時候帶寶寶首次去看牙醫了!定期前往牙科中心檢查寶寶的口腔狀況,對寶寶的牙齒健康十分重要。

如有疑問,請向你信任的家庭牙醫查詢。

提提你 - 你有權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牙科醫生,建議你參閱已上載於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頁上的註冊牙醫名單作出最符合你個人需要的選擇。以上內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營養師話你知】新手父母必學 寶寶腸胃順暢的營養關鍵!

【營養師話你知】想提升懷孕機率?營養師分享備孕飲食攻略!

【兒童健康】高農藥殘留的蔬果逐個捉 小朋友最愛水果上榜!教你2個步驟正確清洗水果

【健康陷阱】25歲女吹風扇午睡醒來後「面癱」 醫生提醒一類人屬高危人士!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