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1.2K

【糖果陷阱】兒童節小朋友狂食糖?5大健康危機!

常言道: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吃糖果的確會使人產生愉悅的感覺,大部分小朋友亦因為可以吃糖而停止哭鬧,但是吃過多的糖可說是後患無窮!專家提醒小朋友若吃過多糖份,對身體會有很多不良影響,除咗最常見的蛀牙及肥胖之外,長此以往還會引致智力下降、容易過敏及易怒等健康情緒問題。

5大健康危機

1.智商表現較差、發育不良
刺激大腦的發育主要是靠攝取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但當小朋友進食大量甜食的話,相對減低了攝量其他有營食物,的使大腦無法獲得完整營養素,因而影響腦部發育。
另外大量的糖分亦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兒童內分泌的專科醫生表示,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在體內是互相消長。當小朋友攝取了升糖指數高的食物,胰島素就會大量增加,相對抑制了生長激素的分泌。雖然不是一下除子令到生長激素完全缺乏,但是長期高糖飲食的習慣,長年累月下來就會影響發育。

2.容易生病及過敏
小朋友若經常吃糖果,身體持續攝取大量糖分,久而久之積聚過多便會陷入慢性發炎的狀態,並造成免疫系統失調,減低了白血球的活動力與嗜菌力。簡單來說,當有病菌入侵時,身體的抗抗力會較弱,在接觸一般物質時會有過度反應,而致小朋友生病及過敏的機率大大提高。

3.容易肥胖及憂鬱
高糖份的人工食物,會讓身體的血糖及胰島素頻繁波動,很快會帶來飽足感,因此令小朋友不想吃正餐。糖分亦會影響大腦飽食中樞運作,讓人不知不覺攝取過多食物而肥胖,也有可能會讓人渴求更多高糖份食物,造成糖癮。

台灣家庭醫學科鄧雯心醫生亦指出,含糖食物經常會有添加物,添加物會破壞腸道菌相,而腸道是身體免疫屏障的重要器官,也影響著很多代謝功能,因此如果小朋友經常吃糖,長久以來會引來很多慢性病,如過敏、肥胖等。

4.情緒失調、學習效率低落
過多的糖分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刺激腎上腺素讓精神較為亢奮而令注意力下降過。此外,當體內糖分越多,但身體缺乏足夠的維生素B1協助糖分進行氧化反應,氧化不完全的糖會形成乳酸傷害大腦組織,讓人出現煩躁、易怒、精神不集中等表現,0至3歲的孩子會因為情緒不穩而不停哭鬧。

5.容易蛀牙
大量的糖分會讓口腔中的細菌不斷繁殖增長,並會於消化食物時產生酸性,這些酸會引發強烈的去礦質作用,侵蝕牙齒表面的鈣質與琺瑯質,從而導致蛀牙。

「減糖」小貼士

父母要小心市面上的幼兒零食、餅乾,別以為標榜適合小朋友食用的就是好,要仔細閱讀包裝後面的營養標籤,很多其實都有過量的糖。如果子女想吃甜食,營養師建議父母可以用天然水果取代加工甜點、點心,盡量給子女進食原型食物。

舉例來說,天然莓果搭配無糖優格,無糖燕麥片加上鮮奶、堅果、無添加果乾;又或者想吃脆口的餅乾或薯片,可以直接烤地瓜片或薯仔片來取代,透過天然食物適量補充,美味又營養。
另外父母帶小朋友外出進食,都要小心選擇食物。坊間很多餐廳都會提供兒童餐,這看似是貼心的設計或有潛在危機,當中食物的營養素未必很高,甚至有含糖量過高的問題,像是200ml的蘋果汁裏面的含糖量就有將近22克,相當於4至5顆方糖。

營養師表示,對兒童來最好的飲料就是鮮奶或無糖豆漿,鮮奶能夠讓孩子成長期補給所需的鈣質,豆漿則是含有大豆卵磷脂,可增加注意力和記憶力。

吃糖對身體的壞處,雖然不會即時出現,但確實會影響小朋友一輩子,父母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相關文章

幼稚園兒子上學因一事被同學投訴 媽媽接到老師電話超尷尬

【機不離手】學童沉迷玩手機比不讀書成績更差!腦科學專家警告:恐會使大腦發育遲緩

深圳牙科「平靚正」真相?單係「平」就要小心!

港人北上深圳睇牙 需要避開呢五大埋伏?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