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時前

293

餵母乳必看!「石頭胸」可預防? 醫生3大建議減低塞奶風險

母乳是寶寶最天然的營養來源,但餵哺母乳對新手媽媽來說,可是一件十分難上手的事情,「石頭胸」更是哺乳媽媽的惡夢,事實上又能預防嗎?

醫生建議,要預防乳房脹痛(俗稱「石頭胸」)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1. 生產後盡快與BB肌膚接觸
2. 生產後1小時內開始讓BB吸吮乳房
3. 生產後24小時內盡量讓BB吸吮乳房8至12次

簡單來說,這與乳腺分泌乳汁的生理機制有關,泌乳有三個階段︰
1. 在懷孕階段,多項女性激素使乳房組織漸趨成熟,為哺乳作準備,但此時未有人奶生產出來。

2. 生產後,母體的內分泌起了變化,胎盤排出,那抑制著人奶生產的胎盤激素就隨之消失,讓泌乳素與催產素發揮作用。BB吸吮乳房就會刺激泌乳素,需要反覆多次的刺激才能讓乳腺生產越來越多人奶。此時乳房的血管與淋巴管都必須增加流動配合。而催產素是因着BB吸吮促使乳管內的人奶流出,雖然份量不多,最初更可能只有幾滴或一毫升初乳,但都非常重要,初乳含有大量抗體,是BB的天然疫苗,而且BB吸吮乳房可使淋巴𣈱通,不會滯留形成腫脹。

3. 三、四天後,人奶生產量慢慢增加。此時,由於之前BB頻密吸吮,乳房會覺得有點脹但不是痛。然後媽媽順利地按照BB需要的食量餵奶,乳房自然順利地生產人奶,「按需餵養」就是這個意思。

若BB因某些原因不能與媽媽在一起,就需要由媽媽去代替BB用手或儀器去刺激乳房。若然錯過了這幾天,那麼乳房脹痛或「石頭胸」就會出現。此時需尋求專業哺乳人員用適當溫柔的手法,才可以達到舒緩。

BB含乳的姿勢要正確,媽媽可以舒服地半躺在床上或坐在椅上,BB含着乳頭時,媽媽不應該感到痛楚。當然,產前的護膚很重要,可以避免乳頭乾裂。催產素決定人奶能否順暢地流出,但會受情緒影響,痛楚與精神壓力會抑制催產素分泌,歡愉與放鬆則能刺激分泌。

所以產前對哺乳要有充份認識,身心靈方面均有足夠準備,丈夫與家人的支持和鼓勵都有助哺乳成功。若感到痛楚,應及早諮詢專業哺乳護士糾正。因為痛楚會令到上奶困難,也容易造成日後乳管堵塞。

至於初生首數天,BB從媽媽乳房吸吮的奶量會比用奶瓶餵嬰兒配方奶粉的少,但不要介懷,這是正常的。因為初生BB的胃像車厘子般細小,需要少食多餐,除非醫生認為有需要補充奶粉,否則可以等待奶量增加。一個足月BB體內在出生前已儲存了足夠水份和熱量,應付出生後首數天的需要,若然在不必要的情況下,用了奶瓶餵嬰兒配方奶粉,那麼BB吸吮媽媽乳房的動力就會減退,對乳房吸吮刺激少,令媽媽生產奶量亦越來越少,漸漸追不上BB的食量。

出生三至五天後,BB體重明顯比出生時輕,這是由於生理性收水,只要下降不超過10%就是安全的。即使用嬰兒配方奶粉餵養的BB也會有收水的情況。

出院前或出院後兩天,由專業哺乳人員檢查餵奶姿勢和BB吸吮乳房的狀況,評估BB大小便和體重等,那就可以使媽媽很安心地繼續餵哺母乳,享受箇中過程了。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兒科專科醫生梁淑芳醫生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患哮喘孕婦順產、餵母乳安全嗎? 醫生︰照顧好自己=保護胎兒

有哮喘懷孕安全嗎?醫生︰控制不佳會增孕媽媽風險

【爸媽必讀】揀啱奶粉病少啲?留意免疫營養成份 幫BB激增抗體!

【跟住小編做媽咪】產後修身!直擊小編減重15磅心路歷程 在職媽媽都減到肥?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