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

1.2K

【牙科迷思】無牙進食會帶來眾多健康問題?

有些人認為年老掉牙沒什麼大不了。失去了牙齒後並沒有以植牙或牙橋方式替補真牙,又或覺得難以適應配戴活動假牙,而乾脆嘗試在無牙齒的情況下進食,並慢慢變成習慣。

不過,你是否知道在沒有牙齒或假牙的情況下進食,長遠可能會對口腔和身體其他部位帶來嚴重問題呢?

牙齦和顎骨問題

在沒有牙齒的情況下咀嚼,牙齦和牙骹須更加用力,以確保食物被咀嚼到足以吞嚥。一般真牙的咬合力在200-250磅左右,而一般活動假牙的咬合力在50磅左右。假牙的咬合力度遠不及原來的真牙,但「總好過冇」。

更多文章:【牙科迷思】剝牙應該搵全科牙醫定係專科牙醫呢?

如果長時間在無牙情況下進食,可能會引致以下問題:

• 剩餘牙齒過度勞損:沒有牙齒咀嚼,即使是看似不大需要咀嚼的軟爛食物,進食時牙齦和碩果僅存的牙齒還是不得不加倍努力擠壓食物,導致過度疲勞,引致剩餘的牙齒容易產生咬崩甚至斷裂等情況。

• 顎骨脆弱:齒輪長期閑置也會生鏽。顎骨雖不會生鏽,但需要牙齒或假牙不時對其施加壓力才不會迅速退化。沒有這種壓力,骨骼會逐漸變得脆弱及慢慢萎縮,有機會在受到撞擊後引致骨折。

腸胃問題

長期無牙進食,咀嚼不足其實也會帶來一連串的腸胃問題。

消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個器官一起運作。所謂「消化系統」是所有部分須相互聯繫,有「系統」地運作,達致整體的消化功能。消化過程是從口腔的咀嚼開始,一直沿著消化道下移。

更多文章:【牙科保健】把握顎骨生長黃金時期 上顎擴張器的作用

如因缺乏牙齒而沒有徹底咀嚼食物成糜,食物碎塊太大就無法好好分解,因而造成消化不良,容易引致胃痛等疾病。而且,未消化的食物也會成為結腸中細菌的食糧,導致細菌滋生、腸胃脹氣和其他消化不良症狀。

長期食軟餐?

坊間有很多食譜教大家如何製作軟爛食物,無需牙齒咀嚼也可安全食用,中式如粥品、蒸水蛋、嫩煮豆腐和南瓜羹等,西式如豆泥等。這些的確適合無牙咀嚼時食用。

但這種飲食模式只能短暫採用,例如是在拔除真牙至準備假牙之間的過渡時期。在獲得假牙後一般會建議盡快回復正常飲食。

有什麼應對方法?

牙齒在身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缺牙不補也不配戴假牙,不純粹是一個美觀問題,也不是忍一忍口腹之欲就可以把問題解決。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有缺牙不補又不使用假牙,長遠都會對身體(不單純是口腔)造成不良影響。

更多文章:【牙科迷思】牙醫親解植牙、牙橋及活動假牙邊樣好!三種治療方式7個回合大比拼!

牙醫可以按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治療計劃,幫助他們重拾口腔健康,回復正常飲食。如有問題,請盡早聯絡你信任的家庭牙醫作詳細諮詢。

提提你 - 你有權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牙科醫生,建議你參閱已上載於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頁上的註冊牙醫名單作出最符合你個人需要的選擇。以上內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牙科保健】高難度拔牙 五大複雜剝牙例子你要知

【牙科保健】生酮飲食和口腔健康可以兼容嗎?

【牙科保健】30秒快速DIY檢查 智慧齒是否快要爆出來!

【牙科保健】愛吃甜食但不想蛀牙?家庭牙醫有辦法!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