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朋友在入睡後會開始流汗,有時甚至會滿頭大汗;有些小朋友在剛入睡的兩小時流汗,亦有人在整個睡眠階段都會流汗。坊間有流傳指,小朋友在睡覺時流汗,代表的是其缺鈣和缺鋅,家長都會擔心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健康。事實上,小朋友入睡後開始流汗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就有兒科醫生拆解其中四個普遍原因。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小朋友食醃漬食品恐致鼻咽癌?專家為你拆解三大原因
家中太熱或棉被太厚
小朋友的新陳代謝旺盛,其身體產生熱力的速度比成人快,他們身體會透過出汗來排熱。如果家中太熱或棉被太厚,他們便會熱得出汗,而最常出汗的位置則會是頭部和頸部。他們還會嘗試踢棉被和不斷轉身,感覺睡得並不安穩。家長可以準備溫度濕度計,觀察房間或家中的溫度,讓小朋友在一個舒適的環境內睡覺。
睡前太興奮或太緊張
小朋友在睡前玩耍或看電視等活動都有機會令他們變得太興奮或太緊張,這樣會刺激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令他們開始出汗。此外,睡前的活動亦會令他們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即使在睡著後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導致他們難以進入深層睡眠的狀態,同樣會睡得不安穩。因此,家長不應讓小朋友在睡前一小時進行劇烈活動,以讓他們慢慢靜心下來,安穩入睡。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滿月BB嚴重黃疸 媽媽寧上網問人!專家:盡快求醫
睡前進食
有些家長會讓小朋友在睡前吃點小點心,或者喝一杯牛奶,希望他們可以好好入睡。不過,當小朋友在睡覺前進食,腸胃會因而蠕動,增加胃液和汗腺的分泌,從而他們睡著後會開始出汗。此外,睡前進食更會令小朋友的消化不良,同時亦會令他們的睡眠質素變差。
缺乏維他命D
坊間流傳入睡後出汗全因缺乏鈣和鋅,不過有醫生指出,缺乏維他命D的可能性更高。缺乏維他命D的話,會影響其吸收鈣和消化的能力,更會出現晚上入睡入出汗的情況。因此,當家長發現小朋友有相類似情況,應先嘗試觀察其出汗的原因,再按情況作出調整和求醫。
Baby Kingdom 全新環節:「親子急急問」每個星期都會請來專家,解答爸媽最切身的疑難!